出自唐朝韓翃《送夏侯審》
謝公鄰里在,日夕問(wèn)佳期。春水人歸后,東田花盡時(shí)。
下樓閑待月,行樂(lè)笑題詩(shī)。他日吳中路,千山入夢(mèng)思。
注釋參考
春水
(1).春天的河水?!度龂?guó)志·吳志·諸葛瑾傳》“ 黃武 元年,遷左將軍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《吳錄》:“及春水生,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?!?唐 杜甫 《遣意》詩(shī)之一:“一徑野花落,孤村春水生?!?元 楊維楨 《雨后云林圖》詩(shī):“浮云載山山欲行,橋頭雨餘春水生?!?/p>
(2).喻女子明亮的眼睛。 唐 崔玨 《有贈(zèng)》詩(shī):“兩臉夭桃從鏡發(fā),一眸春水照人寒?!?/p>
(3).指帝王春季游獵?!督鹗贰ぽ浄鞠隆罚骸捌鋸拇核t多鶻捕鵝,雜花卉之飾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孝宗淳熙十四年》:“朕今歲春水所過(guò)州縣,其小官多干事,蓋朕嘗有賞擢,故皆勉力?!?/p>
東田
(1). 秦 漢 對(duì) 陜 東六國(guó)田畝的總稱(chēng)。別于 商鞅 變法后的 秦 田?!抖Y記·王制》:“古者以 周 尺八尺為步,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為步。古者百畝,當(dāng)今東田百四十六畝三十步?!?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(lèi)稿·<王制>東田名制解義》:“謂之‘今東田’者, 漢文帝 時(shí), 洛 濱以東, 河 北 燕 趙 及南方舊井地。 武帝 以后即無(wú)之?!妒酚洝で乇炯o(jì)》云:‘ 商鞅 開(kāi)阡陌,東地渡 洛 ?!浴_(kāi)阡陌’者,改井田以二百四十步為畝;言‘東地渡 洛 ’,則盡 秦 地井田皆改,而六國(guó)仍以步百為畝;故謂之東田,對(duì) 秦 田言之也?!?/p>
(2). 南朝 齊 文惠太子 所建樓館名。《南史·齊紀(jì)下·廢帝郁林王紀(jì)》:“先是, 文惠太子 立樓館於 鐘山 下,號(hào)曰‘東田’,太子屢游幸之。”《南齊書(shū)·文惠太子傳》:“后上幸 豫章王 宅,還過(guò)太子 東田 ,見(jiàn)其彌亙?nèi)A遠(yuǎn),壯麗極目,於是大怒。”
(3).泛指農(nóng)田。 唐 儲(chǔ)光羲 《同王十三維偶然作》詩(shī)之九:“我念天時(shí)好,東田有稼穡。” 明 皇甫汸 《奉答子安兄》詩(shī):“暫就北山招,轉(zhuǎn)愜東田稅?!?/p>
韓翃名句,送夏侯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同泰寺——— 楊備〔宋代〕
- 雙石——— 白居易〔唐代〕
-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房景伯——— 林同〔宋代〕
- 崔倉(cāng)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淮南——— 岑參〔唐代〕
- 下春風(fēng)嶺——— 張耒〔宋代〕
- 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賓客——— 劉禹錫〔唐代〕
- 村居 其一——— 王冕〔元代〕
- 和國(guó)哭因以奉勉——— 曹勛〔宋代〕
- 練江亭——— 楊蟠〔宋代〕
- 醉中浩歌罷戲書(shū)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