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贈鏡中隱者》
小筑林間避世紛,不妨野叟是知聞。
來游喜有楫迎我,歸臥豈無云贈君?得鹿夢回初了了,吠獒聲惡尚狺狺。
從今雪夜頻相過,紙帳蒲{1|1}團要策勛。
注釋參考
小筑
(1).指規(guī)模小而比較雅致的住宅,多筑于幽靜之處。 唐 杜甫 《畏人》詩:“畏人成小筑,褊性合幽棲?!?宋 陸游 《小筑》詩:“小筑清溪尾,蕭森萬竹蟠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春日小園》詩:“小筑疎籬占緑灣,釣竿斜出草堂間?!?張?zhí)煲?《兒女們》:“ 廉大爺 在新造的 菩提小筑 里,于是 廣川伯伯 小心地進了那扇圓洞門。”
(2).古代毬戲的一種擊球動作。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宰執(zhí)親王宗室百官入內(nèi)上壽》:“左軍先以毬團轉(zhuǎn)眾,小筑數(shù)遭;有一對次毬頭小筑數(shù)下,待其端正,即供毬與毬頭,打大膁過毬門。”
避世
避世 (bìshì) 離世隱居,避免和外界接觸 retire from the world不妨
不妨 (bùfáng) 最好還是 might as well 你不妨現(xiàn)在就告訴他 無任何害處 there is no harm in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would 我不妨說,傳導(dǎo)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野叟
村野老人。 唐 杜荀鶴 《亂后山居》詩:“野叟并田鉏暮雨,溪禽同石立寒煙?!?明 楊慎 《詞品·寫詞述懷》:“想山翁野叟,正爾高眠?!?歐陽山 《苦斗》七十:“這里面,有自稱野叟的大官兒?!?/p>
知聞
(1).知悉;知道。 三國 魏 鍾會 《檄蜀文》:“各具宣布,咸使知聞?!?唐 姚合 《送宋慎言》詩:“童稚便知聞,如今只有君?!?/p>
(2).通知,告知。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傳》:“王遽謂曰:‘親家翁職守北土,信問不絶。卿但具書狀知聞,未用便來?!?/p>
(3).消息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思神仙兮不可得,覓 十娘 兮斷知聞?!?/p>
(4).交結(jié);交往。 唐 杜牧 《宣州留贈》詩:“為報眼波須穩(wěn)當, 五陵 游蕩莫知聞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四:“﹝ tang{1|1}子西 ﹞后以黨禍謫 羅浮 ,作詩云:‘説與門前白鷺羣,也須從此斷知聞,諸公有意除鉤黨,甲乙推求恐到君?!薄都魺粜略挕矍鋫鳌罚骸版?羅氏 也。感君想念,雖在幽冥,實所惻愴,是以今夕與君知聞耳?!?/p>
(5).朋友。 唐 白居易 《黃石巖下作》詩:“教他遠親故,何處覓知聞?!?宋 陸游 《舟中作》詩:“湖海飄然避世紛,汀鷗沙鷺舊知聞?!?/p>
陸游名句,贈鏡中隱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昭和雜貨店物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