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吳偉業(yè)《讀史雜感》:
吳越黃星見,園陵紫氣浮。
六師屯鵲尾,雙闕表牛頭。
靜鎮(zhèn)資安石,艱危仗武侯。
新開都護府,宰相領揚州。
莫定三分計,先求五等封。
國中惟指馬,閫外盡從龍。
朝事歸諸將,軍輸仰大農。
淮南數(shù)州地,幕府但歌鐘。
北寺讒成獄,西園賄拜官。
上書休討賊,進爵在迎鑾。
相國爭開第,將軍罷筑壇。
空馀蘇武節(jié),流涕向長安。
貴戚張公子,奄人王寶孫。
入陪宣室宴,出典羽林屯。
狗馬來西苑,俳優(yōu)待北門。
不時中旨召,著籍并承恩。
注釋參考
不時
不時 (bùshí) 時時;經(jīng)常不斷地 frequently;often 煉鋼工人不時察看爐火的顏色 隨時 from time to time;at times 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時之需?!巍ぬK軾《后赤壁賦》中旨
(1).皇帝的詔諭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赭白馬賦》:“乃詔陪侍,奉述中旨?!?唐 羅隱 《使者》詩:“使者銜中旨,崎嶇萬里行?!?清 藍啟肅 《送郭華野總制湖廣》詩:“中旨纔傳出 漢 宮,直教歡喜到兒童?!?/p>
(2). 唐 宋 以后不經(jīng)中書門下而由內廷直接發(fā)出的敕諭。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方正》:“今奉太后中旨,有命學士草廢立令。”《宣和遺事》前集:“ 貫 ( 童貫 )由此恃功,稍專軍政,選置將吏,皆取中旨,不復關朝廷矣。”《明史·鄒智傳》:“然或進退一人,處分一事,往往降中旨,使一二小人陰執(zhí)其柄,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?!?/p>
符合君主的意旨?!妒酚洝ど叹袀鳌罚骸?鞅 復見 孝公 ,益愈,然而未中旨?!?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起予圣懷,發(fā)言中旨?!?/p>
承恩
(1).蒙受恩澤。 唐 岑參 《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》:“前日承恩 bai{1*1}虎殿 ,歸來見者誰不羨?!?劉成禺 《洪憲紀事詩》之一七四:“君王碧洗頒冠玉,養(yǎng)子承恩四子婚?!?/p>
(2). 漢 臺館名?!稘h書·霍光傳》:“筑神道,北臨 昭靈 ,南出 承恩 。”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云:“ 昭靈 、 承恩 、皆館名也?!?/p>
吳偉業(yè)名句,讀史雜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