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太宗《緣識》:
高山石室半空嵌,選取靈芝草盡芟。
法意要修心一等,道情焉用口三緘。
丹砂保重開清境,白發(fā)相宜倚翠巖。
曩劫緣中因種在,布衣鶴袖鳳來銜。
注釋參考
法意
(1).法令的意旨?!稌x書·杜預(yù)傳》:“今所注皆網(wǎng)羅法意,格之以名分?!?宋 蘇軾 《謝賜恤刑詔書表》之一:“申嚴(yán)法意,消盜賊於未萌?!?清 曾國藩 《送江小帆同年視學(xué)湖北序》:“承平既久,法意寖失,郡縣有司不知三物為何事?!?/p>
(2).佛法的旨意。 明 高啟 《送曾恬歸靈隱》詩:“法意休多問,無言即是禪。”
修心
修養(yǎng)心性。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德配天地,而猶假至言以修心,古之君子,孰能脫焉?”《魏書·釋老志》:“故其始修心,則依佛、法、僧?!?唐 崔涂 《入蜀赴舉秋夜與先生話別》詩:“失計方期隱,修心未到僧?!?冰心 《寄小讀者·通訊十一》:“我縱欲修心養(yǎng)性,哪得此半年空閑,幕天席地的日子?”
一等
(1).一級臺階?!墩撜Z·鄉(xiāng)黨》:“出,降一等,逞顏色,怡怡如也?!?/p>
(2).一個等級?!秶Z·魯語上》:“自是 晉 聘於 魯 ,加於諸侯一等?!?唐 杜甫 《唐故范陽太君盧氏墓志》:“凡涂車芻靈,設(shè)熬置銘之名物,加庶人一等?!薄锻ㄖ尽ぢ毠僖弧罚骸罢牌?,從九品,從品同外官各降一等?!?巴金 《真話集·<序跋集>跋》:“我相信他的說法:人生來是平等的。五十四年過去了,可是今天還有人告訴我:人是應(yīng)該分為等級的,那么根據(jù)我?guī)资甑膶懽鹘?jīng)驗,我大概屬于挨批的一等吧?!?/p>
(3).一樣;相同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晉時事》:“ 崇 常擇美容姿相類者十人,裝飾衣服大小一等,使忽視不相分別,常侍於側(cè)?!?宋 王安石 《影福殿前柏》詩:“知君勁節(jié)無榮慕,寵辱紛紛一等看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敘畫》:“ 河 北絹經(jīng)緯一等,故無背面; 江 南絹則經(jīng)粗而緯細(xì),有背面。”
(4).一種;一類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三六:“世有一等流,悠悠似木頭?!?元 關(guān)漢卿 《竇娥冤》第二折:“有一等婦女每相隨,并不説家克計,則打聽些閒是非?!薄都t樓夢》第五四回:“再有一等人,他自己看了這些書,著邪了?!?/p>
(5).第一等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九回:“考過,宗師著實稱贊,取在一等第一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五:“ 蘇倫 也算是半個‘理論家’,口才是一等, 瑪金 平時也相當(dāng)?shù)木粗厮??!?/p>
道情
道情 (dàoqíng) 曲藝的一個類別。淵源于唐代的《承天》《九真》等道曲。南宋始用漁鼓、筒板伴奏,故又稱道情漁鼓。至清代,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(jié)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,如陜北道情、江西道情、湖北漁鼓、四川竹琴等。道情多以唱為主,以說為輔。有坐唱、站唱、單口、對口等表演形式 a form of folk art;ballad with a moral theme三緘
“三緘其口”的略語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疾謬》:“昔 陳靈 之被矢, 灌氏 之泯族,匪降自天,口實為之。樞機之發(fā),榮辱之主,三緘之戒,豈欺我哉?!?唐 許渾 《維舟秦淮過溫州李給事宅》詩:“帝圖憂一失,臣節(jié)恥三緘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刑部·閨鑒圖說跋》:“子韋布之士,豈知國家大計,宜從此三緘,無自取禍也?!?/p>
宋太宗名句,緣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