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武西臺(tái)屬鉅賢,琴樽歡意滿山川
出自宋代宋庠《和吳侍郎相從經(jīng)歲忽有陜?cè)S之別見貺長(zhǎng)句》:
接武西臺(tái)屬鉅賢,琴樽歡意滿山川。
論交共到忘言地,感別空驚易守年。
陜界霜氛迎喜氣,潁郊秋色犯華顛。
卜鄰自有歸休約,終就溪林占一廛。
注釋參考
接武
(1).步履相接。謂小步前進(jìn)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堂上接武,堂下布武?!?鄭玄 注:“武,跡也。亦相接,謂每移足半躡之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楹鼓逢逢將曙天,諸生接武 杏壇 前?!?/p>
(2).步履相接。指舞步相接?!冻o·大招》:“二八接武,投詩賦只?!?朱熹 集注:“接,連也。武,跡也?!?/p>
(3).步履相接。形容人多擁擠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崇教》:“是以遐覽淵博者,曠代而時(shí)有;面墻之徒,比肩而接武也?!薄段簳だ钪C傳》:“異人相趨于絳闕,鴻生接武于儒館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忤時(shí)》:“當(dāng)今朝號(hào)得人,國(guó)稱多士。 蓬山 之下,良直差肩;蕓閣之中,英奇接武?!薄督鹗贰ご蘖鳌罚骸爱?dāng)時(shí)冒進(jìn)之徒,爭(zhēng)援 劉 齊 故事以冀非分者,比肩接武。”
(4).步履相接。形容親近;接近。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戶部王曹長(zhǎng)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(zhǎng)并同鍾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(zèng)》詩:“外庭時(shí)接武,廣陌更連鑣?!?宋 司馬光 《與呂晦叔簡(jiǎn)》:“自 晦叔 入都,及得共事,每與僚寀行坐不相離,未嘗得伸悃愊,雖日夕接武,猶隔闊千里也。”
(5).步履相接。前后相接;繼承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物色》:“古來辭人,異代接武,莫不參伍以相變,因革以為功?!薄缎绿茣ど瞎賰x傳》:“御史供奉赤墀下,接武夔龍,簉羽鵷鷺,豈 雍州 判佐比乎?” 馬宗霍 《書林藻鑒》:“ 唐 代書家之盛,不減于 晉 ,因由接武六朝,家傳世習(xí),自易為工?!?/p>
西臺(tái)
(1).官署名。御史臺(tái)的通稱。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六:“ 唐 人本謂御史在 長(zhǎng)安 者為西臺(tái),言其雄劇,以別分司東都,事見《劇談録》。本朝都 汴 ,謂 洛陽 為西京,亦置御史臺(tái),至為散地。以其在西京,亦號(hào)‘西臺(tái)’,名同而實(shí)異也。”
(2).官署名。中書省的別稱?!段墨I(xiàn)通考·職官五》:“﹝中書省﹞ 后魏 亦謂之西臺(tái)…… 唐 武德 三年,復(fù)中書省。 龍朔 二年改為西臺(tái)?!?/p>
(3).官署名。刑部的別稱。 清 梁章鉅 《稱謂錄·刑部》:“ 隋 改都官為刑部尚書。 唐 天寶 中改為憲部,亦曰西臺(tái)?!?/p>
(4).臺(tái)名。 宋 謝翱 哭 文天祥 處。在今 浙江省 桐廬縣 南 富春山 。 宋 謝翱 《登西臺(tái)慟哭記》:“須臾雨止,登 西臺(tái) 設(shè)主于荒亭隅?!?/p>
鉅賢
大賢,極有才德者。 宋 祝穆 《沁園春·壽宋通判》詞:“地脈方興,天荒欲破,還為鹽梅生鉅賢?!?/p>
琴樽
1.亦作"琴尊"。亦作"琴罇"。 2.琴與酒樽為文士悠閑生活用具。歡意
歡樂的意興。 南朝 梁 范縝 《神滅論》:“千鐘委於富僧,歡意暢於容髮?!?宋 沉遘 《送許當(dāng)通判泉州》詩:“歡意我已衰,壯心君益遒?!?宋 李清照 《蝶戀花》詞:“永夜懨懨歡意少,空夢(mèng) 長(zhǎng)安 ,認(rèn)取 長(zhǎng)安 道?!?/p>
山川
山川 (shānchuān) 山岳、江河 mountains and rivers—landscape 祖國(guó)壯麗的山川宋庠名句,和吳侍郎相從經(jīng)歲忽有陜?cè)S之別見貺長(zhǎng)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