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玿《偈頌九首》:
在天下老和尚得之,則有問答機(jī)緣。
在云山得之,則全提正令於人天之上。
在府教學(xué)士得之,則致吾君於堯舜之前。
在現(xiàn)前大眾得之,則隨宜應(yīng)用。
在太孺人黃氏得之,則生於忉利諸天。
禪禪,綿綿密密,密密綿綿。
渡水胡僧無膝褲,東村王老屋頭穿。
拈來一一中的,不妨似箭離弦。
脫或躊躇擬議,迢迢十萬八千。
注釋參考
一一
一一 (yīyī) 一個一個地;依次地 one by one;one after another 一一檢查 好一一聽之。——《韓非子·內(nèi)諸說上》 一一以葉自彰。——三國魏·邯鄲淳《笑林》 一一為具言。——晉·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一一自辨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 一一詳述之?!濉し桨丢z中雜記》中的
(1).指箭射中靶心?!俄n非子·用人》:“發(fā)矢中的,賞罰當(dāng)符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議對》:“言中理準(zhǔn),譬射侯中的?!?葉圣陶 《火災(zāi)·歸宿》:“總要確知必可中的,然后發(fā)箭?!?/p>
(2).指達(dá)到目的。 陳毅 《過太行山書懷》詩:“大同尚有期,小康已中的?!?/p>
(3).猶言中肯,切當(dāng)。 宋 陳亮 《春秋比事序》:“其論未能一一中的?!?明 張居正 《答賈春宇計俺酋死言邊事》:“奉翰示,料度虜情,一一中的,敬服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音律》:“言言中的,字字驚人?!?/p>
不妨
不妨 (bùfáng) 最好還是 might as well 你不妨現(xiàn)在就告訴他 無任何害處 there is no harm in 你不妨去碰碰運(yùn)氣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would 我不妨說,傳導(dǎo)聲音的機(jī)械裝置是完善的離弦
(1).離別時所奏樂曲。 唐 錢起 《送宋徵君讓官還山》詩:“紫霞開別酒,黃鶴舞離弦。” 唐 盧綸 《送趙真長歸夏縣舊山依陽徵君讀書》詩:“臨杯忽泫然,非是惡離弦?!?/p>
(2).箭離弓弦。比喻迅速。如:發(fā)令槍一響,健兒們?nèi)珉x弦之箭,疾馳而去。
釋玿名句,偈頌九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