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皎然《送丘秀才游越》:
山情與詩思,爛熳欲何從。
夜舸誰相逐,空江月自逢。
春期越草秀,晴憶剡云濃。
便擬將輕錫,攜居入亂峰。
注釋參考
山情
為山中景物所引起的情趣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(lán)記·正始寺》:“崎嶇石路,似壅而通,崢嶸澗道,盤紆復(fù)直。是以山情野興之士,游以忘歸?!?隋 江總 《攝山棲霞寺碑》:“山情率易,野製疏樸?!?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原甫廳壁許道寧山水》:“山情水思半軒間,試問來居有底閑。” 明 李夢陽 《澗富嶺赴安?!吩娭骸吧叫泻霭倮?,步步山情新?!?/p>
詩思
做詩的思路、情致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》詩:“怪來詩思清人骨,門對寒流雪滿山?!?清 王夫之 《乍開梅》詩:“底事花魂多荏苒,逼人詩思在些些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弄堂生意古今談》:“先只聽得一片鼓鈸和鐵索聲,我正想做‘超現(xiàn)實(shí)主義’的語錄體詩,這么一來,詩思被鬧跑了?!?/p>
爛熳
見“ 爛漫 ”。
何從
(1).猶怎么辦。多用于對問題的抉擇?!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癌z 宛 貴人﹞約曰:‘ 漢 毋攻我。我盡出善馬,恣所取,而給 漢 軍食。即不聽,我盡殺善馬,而 康居 之救且至…… 漢 軍熟計(jì)之,何從?’”
(2).從何處,從哪兒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然經(jīng)怪此意,尚未熟悉於足下,何從便得之也?” 金 王若虛 《論語辨惑四》:“不知仕之所以見理明白,灼知千古治亂者,何從而得之?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曹聚仁》:“ 中國 文字如此之難,工農(nóng)何從看起?”
(3).猶何嘗,何曾?!栋籽┻z音·馬頭調(diào)·又是想來》:“一片的假意,哄奴到如今,何從有真心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一百回:“我這個(gè)丫頭,在家忒瞧不起我,我何從還是個(gè)娘?”
皎然名句,送丘秀才游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