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方干《白艾原客》
原上桑柘瘦,再來還見貧。滄州幾年隱,白發(fā)一莖新。
敗葉平空塹,殘陽滿近鄰。閑言說知己,半是學(xué)禪人。
注釋參考
桑柘
(1).桑木與柘木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命野虞無伐桑柘,鳴鳩拂其羽,戴勝降於桑?!?宋 朱彧 《萍洲可談》卷二:“而先植桑柘已成,蠶絲之利,甲於東南,迄今尤盛。” 元 張養(yǎng)浩 《寨兒令·綽然亭獨坐》曲:“楊柳風(fēng)微,苗稼云齊,桑柘翠煙迷?!?清 周亮工 《樵川城中》詩:“林邊桑柘好,何地認(rèn)烽煙。”
(2).指農(nóng)桑之事。 唐 韓愈 《縣齋有懷》詩:“惟思滌瑕垢,長去事桑柘。” 清 黃宗羲 《鄭蘭生八十壽序》:“先生沉名於桑柘,弋者何慕?!?/p>
再來
(1).再一次來?!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皶r者難得而易失也。時乎時,不再來?!?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燈前修本》:“此去好憑三寸舌,再來不值半文錢。” 郭沫若 《喀爾美蘿姑娘》:“一切都是一年前見她時的光景,而她的窗下不放著糖匣,我是成了再來的 丁令威 了。”
(2).謂連續(xù)的動作或事。如:再來一盤棋。再來一碗湯。
方干名句,白艾原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天天腦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