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禹偁《芍藥詩》:
東君著意占殘春,得得遲開亦有因。
曾與掖垣留故事,又來淮海伴詞臣。
日燒紅艷排千朵,風(fēng)遞清香滿四鄰。
更愛枝頭弄金縷,異時相對掌絲綸。
注釋參考
枝頭
樹梢;樹枝上。 唐 元稹 《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罰俸西歸》詩:“漸到柳枝頭,川光始明媚?!?宋 翁森 《四時讀書樂》詩:“好鳥枝頭亦朋友,落花水面皆文章。” 戴望舒 《殘葉之歌·男子》:“你看,濕了雨珠的殘葉,搖搖地停在枝頭。”
金縷
(1).指金縷衣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營壽陵詔》:“喪亂以來, 漢 氏諸陵無不發(fā)掘,至乃燒取玉匣金縷?!?前蜀 韋莊 《清平樂》詞:“云解有情花解語,窣地繡羅金縷?!?/p>
(2).指金絲。 唐 白居易 《秦中吟·議婚》:“紅樓富家女,金縷繡羅襦?!?清 陳維崧 《采桑子·為汪蛟門題畫冊》詞之四:“玉樹宮墻,金縷鞋幫,膽怯潛提出洞房?!?/p>
(3).金屬制成的穗狀物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da{1*1}法頌》:“幢號摩尼,旛懸金縷?!?唐 溫庭筠 《定西番》詞:“雙鬢翠霞金縷,一枝春艷濃?!?華鍾彥 注:“金鏤,釵穗也?!?/p>
(4).曲調(diào)《金縷曲》、《金縷衣》的省稱。 唐 羅隱 《金陵思古》詩:“綺筵《金縷》無消息,一陣征帆過 海門 ?!?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》詞:“舉大白,聽《金縷》。” 明 唐寅 《題?!吩姡骸版虫眉t粉歌《金縷》,歌與桃花柳絮聽?!?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呼嵩》:“常慮韶光同逝水,《金縷》一日歌千遍?!?/p>
(5).指柳條。 唐 戴叔倫 《長亭柳》詩:“雨搓金縷細,煙褭翠絲柔?!?唐 溫庭筠 《楊柳枝》詞:“金縷毿毿碧瓦溝,六宮眉黛惹香愁?!?華鍾彥 注:“金縷,柳條也。” 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夏公命將》:“紅杏飄香,柳含煙翠拖金縷。”
時相
當(dāng)朝宰相。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六:“上顧問:‘此人合眾論否?’時相對曰:‘ 易 ( 李易 )乃 揚州 州學(xué)學(xué)正,必合眾論?!薄缎咽篮阊浴し鹩熕恼{(diào)琴娘》:“后來 東坡 為吟詩觸犯了時相,連遭謫貶?!?清 葉廷琯 《吹網(wǎng)錄·丙丁龜鑒有所本》:“書成上之,忤時相意,詔下府獄?!?/p>
對掌
共同掌管。《南史·孔珪傳》:“﹝ 珪 ﹞與 江淹 對掌辭筆?!?金 劉著 《次韻王子慎玉田道中》:“絲綸對掌驚三雋,樽酒更酬失四愁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內(nèi)閣·東西王李》:“二 王 ( 王英 、 王直 )同官詞林,對掌制誥,并至尚書?!?/p>
絲綸
(1).《禮記·緇衣》:“王言如絲,其出如綸。” 孔穎達 疏:“王言初出,微細如絲,及其出行於外,言更漸大,如似綸也?!焙笠蚍Q帝王詔書為“絲綸”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詔策》:“《記》稱絲綸,所以應(yīng)接羣后?!?唐 楊炯 《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》:“虔奉絲綸,躬親政事。” 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折齒》:“奉絲綸來報里閻,訪賢才作楫濟艱?!?/p>
(2).釣絲。 唐 無名氏 《漁父》詞:“料理絲綸欲放船,江頭明月向人圓?!?宋 張先 《滿庭芳》詞:“金鉤細,絲綸慢捲,牽動一潭星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官媒議婚》:“笑滿船空載明月,下絲綸不愁無處?!?胡惠生 《贈王亦梅》詩:“ 西湖 風(fēng)景好,何日理絲綸?!?/p>
(3).即絲。粗于絲者為綸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車渠椀賦》:“緼絲綸以肆采,藻繁布以相追。”
王禹偁名句,芍藥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