乃以三生緣,遂為二姓配
出自宋代樓鑰《次韻章樞密賦吳彩鸞玉篇》:
文簫躡彩鸞,夜半恐不逮。
山深忽呼名,驚喜不得退。
仙謫無所逃,士貧何可耐。
乃以三生緣,遂為二姓配。
至人與凡夫,伉儷豈其輩。
鬵書以自給,細(xì)字如玉碎。
一一存楷法,明珠蔑瑕颣。
初如鶼比翼,久若魚同陰。
終日了韻編,心畫亡罣礙。
人間八百本,終古知敬愛。
玉篇尤可珍,何必贈(zèng)雜佩。
倘邀千黃金,雖貧亦當(dāng)貸。
摩挲惜見晚,老眼看茫昧。
墨妙饒精神,筆勁含姿態(tài)。
次第部居中,盤曲法庫內(nèi)。
九齡美風(fēng)度,孟博信清裁。
書拙無合作,見此增愧慨。
尤物難久假,雪窗暫相對(duì)。
遺蹤雖已邈,真跡儼然在。
輒效西子顰,小楷書牘背。
注釋參考
三生
三生 (sānshēng) 佛家所說的三世轉(zhuǎn)生,即前生、今生和來生 the three lives of rebirth 世說三生如不謬,共疑巢許是前身。——白居易《贈(zèng)張?zhí)幨可饺恕?三生有幸二姓
(1).指締結(jié)婚姻的男女二家。《禮記·昏義》:“昏禮者,將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廟,而下以繼后世也。” 漢 焦贛 《易林·夬之復(fù)》:“ 姬 姜 既歡,二姓為婚?!?/p>
(2).指兩個(gè)封建王朝?!稘h書·龔勝傳》:“今年老矣,旦暮入地,誼豈以一身事二姓,下見故主哉?”《宋書·袁粲傳》:“ 粲 自以身受顧託,不欲事二姓,密有異圖?!?宋 胡仔 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·陶靖節(jié)》:“寧有 晉 未禪 宋 ,輒恥事二姓,所作詩但題甲子,而自取異哉?”
(3).指兩個(gè)夫家。 元 陳樵 《節(jié)婦賦》:“予敢辱先人之教兮,以一身而事二姓!”
樓鑰名句,次韻章樞密賦吳彩鸞玉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手機(jī)斗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