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近現(xiàn)代弘一《詠菊》:
姹紫嫣紅不耐霜,繁華一霎過韶光。
生來未藉東風(fēng)力,老去能添晚節(jié)香。
風(fēng)里柔條頻損綠,花中正色自含黃。
莫言冷淡無知已,曾有淵明為舉觴。
注釋參考
柔條
(1).嫩枝;柔軟的枝條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:“柔條紛冉冉,落葉何翩翩。” 宋 陳亮 《賀新郎·同劉元實唐與正陪葉丞相飲》詞:“手弄柔條人健否?猶憶當(dāng)時雅趣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八:“她一伸手就折斷了那柔條?!?/p>
(2).特指垂柳的枝條。 唐 李白 《惜馀春賦》:“醉愁心于垂楊,隨柔條以糾結(jié)。” 宋 沉遘 《發(fā)瓦橋十里而河梁敗還坐客亭復(fù)上馬戲詠道旁垂柳》:“柔條秀絶向人甚,忍不從容折一枝?!?元 無名氏 《度柳翠》第四折:“曾向 章臺 舞細(xì)腰,行人幾度折柔條?!?/p>
正色
正色 (zhèngsè) 又稱“常色”。健康人面部色澤 normal color of skin 純正的顏色,指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等色 pure colours 嚴(yán)肅的神色 with a severe countenance 正色痛斥 正色厲聲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弘一名句,詠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