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似蠶作繭,縮身思自藏
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鎮(zhèn)陽讀書》:
春深夜苦短,燈冷焰不長。
塵蠹文字細(xì),病眸濮無光。
坐久百骸倦,中遭群慮戕。
尋前顧后失,得一念十忘。
乃知學(xué)在少,老大不可強(qiáng)。
廢書誰與語,嘆息自悲傷。
因憶石夫子,徂徠有茅堂。
前年來京師,講學(xué)居上庠。
青衫綴朝士,面有數(shù)畝桑。
不耐群兒嗤,束書歸故鄉(xiāng)。
卻尋茅堂在,高臥泰山傍。
圣經(jīng)日陳前,弟子羅兩廂。
大論叱佛老,高聲誦虞唐。
賓朋足棗栗,兒女飽糟糠。
雖云待官闕,便欲解朝裳。
有似蠶作繭,縮身思自藏。
嗟我一何愚,貪得不自量。
平生事筆硯,自可娛文章。
開口攬時(shí)事,論議爭煌煌。
退之嘗有云,名聲暫膻香。
誤蒙天子知,侍從列班行。
官榮日已寵,事業(yè)闇不彰。
器小以任大,躋顛理之堂。
圣君雖不誅,在汝豈自遑。
不能雖欲止,怳若失其方。
卻欲尋舊學(xué),舊學(xué)已榛荒。
有類邯鄲步,兩失皆茫茫。
便欲乞身去,君恩厚須償。
又欲求一州,俸錢買歸裝。
譬如歸巢鳥,將棲少徊翔。
自覺誠未晚,收愚老縑緗。
注釋參考
有似
類似;如同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附會(huì)》:“馭文之法,有似於此?!?唐 韓愈 《贈(zèng)崔立之評(píng)事》詩:“可憐無益費(fèi)精神,有似黃金擲虛牝。” 宋 張先 《定風(fēng)波》詞:“有似中秋云外月,皎潔,不團(tuán)圓待幾時(shí)圓?!?/p>
蠶作
養(yǎng)蠶的勞作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詠采?!罚骸凹敬好肥悸?,工女事蠶作?!?唐 李白 《陌上?!吩姡骸懊琅?渭橋 東,春還事蠶作。”
縮身
蜷縮身體;退轉(zhuǎn)身子。 唐 韓愈 《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》:“斥棄輿馬背厥孫,縮身潛喘拳肩跟?!薄缎咽篮阊浴べu油郎獨(dú)占花魁》:“ 美娘 送 劉四媽 出房門,劈面撞著了 九媽 ,滿面羞慚,縮身進(jìn)去。”
自藏
自行隱藏。 漢 賈誼 《惜誓》:“彼圣人之神德兮,遠(yuǎn)濁世而自藏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(jì)》:“聽汝則違令,殺汝則誅首,歸深自藏,無為吏所獲?!?明 吳承恩 《送郡伯古愚邵公擢山東憲副序》:“ 度 , 承恩 之表孫也,自愛自藏,抑然於儕輩之后?!?/p>
自以為美好。藏,通“ 臧 ”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謝短》:“各持滿而自藏,非彼而是我,不知所為短,不悟于己未足?!?/p>
歐陽修名句,鎮(zhèn)陽讀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