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榦《勉都干權君》:
長安城中豪俊林,錦韉玉勒馳骎骎。
入門朱粉夸妙麗,出門青紫爭浮沈。
東有問醫(yī)西問相,君獨燕坐鉤其深。
冰眸一睨窮達判,刀劑不許寒暑侵。
長安城外天陰陰,行人駐馬為悲吟。
高墳崔嵬葬白骨,安得不死腰黃金。
世間萬事何足恃,禍福倚伏常相尋。
渠儂自愚君自強,誰肯一笑忘華簪。
蜀人賣卜嚴君平,垂簾閉肆窮古今。
逢人但說忠與孝,自有達者能知音。
察形察色君所解,直須洞燭賢愚心。
屈伸壽夭亦命爾,公平正直神所欽。
注釋參考
渠儂
方言。他,她。 宋 楊萬里 《過瘦牛嶺》詩:“夜來尚有餘樽在,急喚渠儂破客愁。” 元 高德基 《平江記事》:“ 嘉定州 去 平江 一百六十里,鄉(xiāng)音與 吳城 尤異,其并海去處,號三儂之地。蓋以鄉(xiāng)人自稱曰‘吾儂’、‘我儂’,稱他人曰‘渠儂’,問人曰:‘誰儂’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ren{1~1}妖》:“妻曰:‘家中無廣舍,渠儂時復出入,可復奈何?’”
自強
亦作“ 自彊 ”。自己努力圖強?!冻o·九章·懷沙》:“懲連改忿兮,抑心而自強。”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上雖苦,為妻子自彊?!?唐 李咸用 《送人》詩:“眼前多少難甘事,自古男兒當自強?!薄端问贰ざ眰鳌罚骸巴庥袛硣?,則其計先自強。自強者人畏我,我不畏人。” 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此亦賴夫勇猛無畏之人,獨立自彊,去離塵垢,排輿言而弗淪於俗囿者也?!?/p>
誰肯
哪里會。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牛小姐規(guī)勸侍婢》:“[丑白]不游賞,只怕消瘦了你。[貼唱]把花貌,誰肯因春消瘦?” 元 睢景臣 《哨遍·高祖還鄉(xiāng)》套曲:“只道 劉三 誰肯把你揪捽住,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喚做 漢高祖 ?!?/p>
華簪
華貴的冠簪。古人用簪把冠連綴在頭發(fā)上。華簪為貴官所用,故常用以指顯貴的官職。 晉 陶潛 《和郭主簿》之一:“此事真復樂,聊用忘華簪?!?宋 司馬光 《送吳耿先生》詩:“人生貴適意,何必慕華簪。” 清 方文 《蕭先生六十》詩:“華簪曾佐大長秋,六十懸車未白頭。”
黃榦名句,勉都干權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