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石《送王郁教授》:
陰山鹽多風(fēng)埃,鹽白日下雨鹽雹。
君子鹽何必陋,士氣見淳樸。
巴江亦能騷,蘭陵善為學(xué)。
斯文隨所化,后輩仰先覺。
褐衣懷美質(zhì),隱隱含山璞。
先生來何遲,絢秀待追琢。
板輿行不難,雙雁度云邈。
未嫌一簞蔬,頗勝五鼎渥。
教人此其本,何異墊巾角。
我昔困虀鹽,為子得妙斲。
王明躬孝治,正要夔典樂。
小試臺閣資,還來侍經(jīng)幄。
注釋參考
虀鹽
(1).腌菜和鹽。借指素食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三·楊斛山先生》:“ 三原 馬谿田 光祿生日,聲伎滿堂,聞公至,急揮去,設(shè)虀鹽相對而已?!?清 曹寅 《鰣魚》詩:“三月虀鹽無次第,五湖蝦菜例雷同。”
(2).指清貧生活。 宋 葉適 《待制湯公挽詞》:“繅藉知良玉,虀鹽是大儒?!?元 無名氏 《凍蘇秦》第一折:“未膺玉帛之求,且度虀鹽之況?!?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雜記下·閨秀詩》:“卅載虀鹽甘澹泊,一宵風(fēng)雪了因緣?!?/p>
妙斲
精妙的刀斧工。泛指功力精深的技能。 宋 蘇軾 《次韻李端叔謝送牛戩鴛鴦竹石圖》:“時來未可知,妙斲待 輪扁 。” 宋 陳造 《寄二孫》詩:“良匠有妙斲,惰農(nóng)無厚收?!?/p>
李石名句,送王郁教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