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洪《偶成律句十四韻》:
白雪人誰和,朱弦世所輕。
薄才慚吐鳳,豪氣欲騎鯨。
豈有江山助,應(yīng)無風(fēng)雨驚。
雕龍寧可學(xué),刻鵠嘆無成。
韻險元非絮,詞新敢效顰。
何如一杯水,難比五言城。
七步才空敏,千言敵必勍。
固羞鶴膝病,莫繼鳳雛清。
徒溢牛腰軸,誰題雁塔名。
清新希庾信,巧律漫陰鏗。
鳥過言難補,魚勞尾自頳。
只憂生白發(fā),有志撫青萍。
伯樂方知駿,鐘期善聽聲。
敢將嘔心作,試就屑談評。
注釋參考
伯樂
伯樂 (Bólè) 相傳春秋時秦國人,名孫陽以善相馬著稱。現(xiàn)在引申為善于發(fā)現(xiàn)、推薦、培養(yǎng)和使用人才的人,“伯樂”不但指個人,還可以用于集體 Bole,the horse connoiseur 世有伯樂,然后有千里馬?!?唐· 韓愈《雜說》鐘期
(1).即 鍾子期 ?!稘h書·揚雄傳下》:“是故 鐘期 死, 伯牙 絶弦破琴而不肯與眾鼓。”
(2).比喻知音者。 唐 孟浩然 《贈道士參寥》詩:“不遇 鐘期 聽,誰知鸞鳳聲?!?元 李好古 《張生煮?!返谝徽郏骸傲魉呱秸{(diào)不徒, 鐘期 一去賞音孤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局詐》:“僕蓄一琴,頗異凡品,今遇 鐘期 ,何敢終密?”參見“ 鐘子期 ”。
善聽
(1).善于聽察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權(quán)謀》:“若使 中山 之與 齊 也,聞五盡而更之則必不亡也。其患在不聞也,雖聞又不信也。然則人主之務(wù)在乎善聽而已矣?!?宋 秦觀 《李泌論》:“臣聞有善聽無良謀,有善謀無利勢。天下之勢,善謀之則無不利;天下之謀,善聽之則無不良?!?/p>
(2).指聽力好。 明 蔣鐄 《沆瀣子》:“雉善聽,狼善視?!?/p>
李洪名句,偶成律句十四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