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國(guó)猶如栽樹,本根不搖,則枝葉茂榮。
出自唐代 吳兢《貞觀政要·卷一·論政體》:
摘自《貞觀政要·卷一·論政體》
解釋:治理國(guó)家就像種樹一樣,只要樹根穩(wěn)固不動(dòng)搖,就能枝繁葉茂。
原文摘要:
于諸侯,內(nèi)逆民心,一國(guó)流亡,漁者雖有厚賜,不得保也?!燹o不受?!碧谠唬骸扒溲允且病!必懹^九年,太宗謂侍臣曰:“往昔初平京師,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。煬帝意猶不足,征求無已,兼東西征討,窮兵黷武,百姓不堪,遂致亡滅。此皆朕所目見,故夙夜孜孜,惟欲清凈,使天下無事。遂得徭役不興,年谷豐稔,百姓安樂。夫治國(guó)猶如栽樹,本根不搖,則枝葉茂榮。君能清凈,百姓何得不安樂乎?”貞觀十六年,太宗謂侍臣曰:“或君亂于上,臣治于下;或臣亂于下,君治于上。二者茍逢,何者為甚?”特進(jìn)魏征對(duì)曰:“君心治,則照見下非。誅一勸百,誰敢不畏威盡力?若昏暴于上,忠諫不從,雖百里奚、伍子胥之在虞、吳,不救其禍,敗亡亦繼?!碧谠唬骸氨厝绱?,齊文宣昏暴,楊遵彥以正道
注釋參考
治國(guó)
治國(guó) (zhìguó) 治理國(guó)家政務(wù),使強(qiáng)盛安定 administer a country;manage state affairs 安邦治國(guó)猶如
猶如 (yóurú) 好像 just as;like as if 他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本根
(1).草木的根干?!蹲髠鳌る[公六年》:“見惡如農(nóng)夫之務(wù)去草焉:芟夷藴崇之,絶其本根,勿使能殖?!?宋 李綱 《論用兵》:“以多勝敵者,必將以殄滅為期,而不再舉,其機(jī)在多。譬猶拔大木之本根,非眾其力則不可?!?清 邵曾訓(xùn) 《蠶婦吟》:“種桑亦愛枝葉多,空抱本根奈爾何?!?/p>
(2).根本。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?!肚f子·知北游》:“惛然若亡而存,油然不形而神,萬物畜而不知,此之謂本根?!?成玄英 疏:“亭毒羣生,畜養(yǎng)萬物,而玄功潛被,日用不知,此之真力,是至道一根本也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贈(zèng)邵興宗》詩:“君子固無愧,立身明本根?!?明 李東陽 《祁陽縣學(xué)重修記》:“其弊也,則修節(jié)目而棄本根?!?/p>
(3).根基,基礎(chǔ)。《晉書·劉頌傳》:“借令愚劣之嗣,蒙先哲之遺緒,得中賢之佐,而樹國(guó)本根不深,無干輔之固,則所謂任臣者化而為重臣矣。” 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久食其賜,信乃彌堅(jiān),漸而奉為圭臬,視若一切存在之本根。”
(4).指基地。 宋 陸游 《山南行》:“會(huì)看金鼓從天下,卻用 關(guān)中 作本根?!薄缎瓦z事》后集:“神京者, 太祖 、 太宗 一統(tǒng)之本根?!?/p>
(5).本原,初始。《北齊書·杜弼傳》:“竊惟《道》《德》二經(jīng),闡明幽極,旨冥動(dòng)寂……實(shí)眾流之江海,乃羣藝之本根?!?唐 韓愈 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原其本根,皆是國(guó)家百姓,進(jìn)退皆死,誠(chéng)可閔傷?!?宋 陳亮 《普明寺長(zhǎng)生谷記》:“及至后世,於民之中又有為釋老之徒者,壞形惡服,不耕不蠶,以自枯槁于山林,而求識(shí)其所謂心性之本根者?!?/p>
(6).指最初的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正說》:“説《論語》者,但知以剝解之問,以纖維之難,不知存問本根篇數(shù)章目?!?/p>
(7).根由,根源。《漢書·張耳陳馀傳》:“具道本根所以,王不知狀。” 宋 范仲淹 《潤(rùn)州謝上表》:“議治亂之本根,求治亂之故事?!?章炳麟 《四惑論》:“法律本浮棲之物,無可索其本根,類如是矣?!?/p>
(8).喻指帝室?!稘h書·諸侯王表序》:“內(nèi)亡骨肉本根之輔,外亡尺土藩翼之衛(wèi)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宗藩·二邵王建白》:“天下將謂主上薄于本根,非親親盛節(jié)。”
(9).喻指家鄉(xiāng),故土。 明 劉基 《題解于伯機(jī)杜工部詩后》詩:“我今亦飄泊,不得歸本根?!?/p>
枝葉
枝葉 (zhīyè) 枝條和樹葉 branches and leaves 那棵大樹枝葉茂盛 比喻瑣碎的言辭或情節(jié) minor details 子孫 offspring 喻同宗旁支 collateral branch (of a family) 強(qiáng)本干,弱枝葉吳兢名句,貞觀政要·卷一·論政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