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粉蝶兒》:
欲識還丹,認(rèn)取自家宗祖。
便不計、當(dāng)初來處。
是誰人,椿胎骨,誰人*塑捉住。
這一靈性,元來是鉛結(jié)聚。
既已為人,要了自家龍虎。
便不會卻擒捉住。
把金丹一粒,吞來入腹。
恁時免得,轉(zhuǎn)回受苦。
注釋參考
還丹
(1).道家合九轉(zhuǎn)丹與朱砂再次提煉而成的仙丹。自稱服后可以即刻成仙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金丹》:“若取九轉(zhuǎn)之丹,內(nèi)神鼎中,夏至之后,爆之鼎,熱,內(nèi)朱兒一斤於蓋下,伏伺之。候日精照之,須臾,翕然俱起,煌煌煇煇,神光五色,即化為還丹。取而服之一刀圭,即白日昇天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支諾皋中》:“可求還丹,取此水和而服之,即時換骨上賓。” 明 許潮 《同甲會》:“韶光誰可留,還丹自可修?!?/p>
(2).中醫(yī)亦指依方精制的丹藥。如:九還丹;小還丹;大還丹。
(3).指煉就這種仙丹,得道成仙。 唐 陳子昂 《題李三書齋》詩:“還丹應(yīng)有術(shù),煙駕共君乘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二》:“道家有換形法,凡修煉未成,氣血已衰,不能還丹者,則借一壯盛之軀,乘其睡與之互易。” 章炳麟 《五無論》:“若夫斷便利,絶交會,則與辟穀還丹相似?!?/p>
認(rèn)取
(1).記??;記得。取,助詞。 唐 呂巖 《步蟾宮》詞:“坎離乾兌逢子午,須認(rèn)取自家根祖?!?宋 周邦彥 《玲瓏四犯》詞:“休問舊色舊香,但認(rèn)取芳心一點?!?宋 李清照 《蝶戀花·上巳召親族》詞:“空夢 長安 ,認(rèn)取 長安 道?!?/p>
(2).辨認(rèn),認(rèn)得。取,助詞。 清 唐甄 《潛書·七十》:“其本心雖未嘗亡,而陷溺之久,如素入染,不可認(rèn)?。蝗缰橥逗?,不可尋求?!?/p>
自家
自家 (zìjiā) 〈方〉∶自己 oneself宗祖
即祖宗,先祖?!抖Y記·祭法》:“七代之所更立者,禘郊宗祖,其餘不變也。” 唐 韓愈 《元和圣德詩》:“正月元日,初見宗祖。躬執(zhí)百禮,登降拜俯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應(yīng)中賢良科舉,是 杜如晦 的重孫,英烈超宗祖,開六鈞弓,閲八陣法,讀五車書?!?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惟文化已止之古民不然:發(fā)展既央,隳敗隨起,況久席古宗祖之光榮,嘗首出周圍之下國,暮氣之作,每不自知,自用而愚,污如死海?!?/p>
佚名名句,粉蝶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