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來妙思發(fā)天蘊,突兀小亭著能穩(wěn)
出自宋代李流謙《錢元質(zhì)飲客月巖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巖下四》:
兩山齊起屹雙闕,一巖突出刳寒月。
成行松桂自昭穆,入耳流泉聞宮角。
向來妙思發(fā)天蘊,突兀小亭著能穩(wěn)。
漁郎撐舟更何之,不信武陵眉睫近。
殷勤置酒臨清夜,主人不凡客殊野。
酒酣燭暗月初上,卻徙胡床坐巖下。
疎疎林陽光半輪懸,破碎寒塘萬珪璧。
恐有仙人海上來,仿佛天風響環(huán)玦。
蟆頤先生有矜色,索我題詩紀清絕。
才薄將奈此景何,喚起吾家跨鯨白。
注釋參考
向來
向來 (xiànglái) 一貫如此 always;all along 先前 earlier;before 向來之煙霞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 向來不過籠絡(luò)耳?!濉?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妙思
精妙的構(gòu)思?!蛾悤に抉R申傳》:“﹝ 申 ﹞十四便善弈棊…… 子春 素知 申 ,即於坐所呼與為對, 申 每有妙思, 異 ( 朱異 )觀而奇之,因引 申 游處?!?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三:“易者雖不緊要,亦當冥心搜句,或成三二篇,則妙思種種出焉?!?/p>
(1).精深的思想。妙,通“ 眇 ”,深遠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藝增》:“諸子之文,筆墨之疏,大賢所著,妙思所集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麗辭》:“《易》之《文》《繫》,圣人之妙思也?!?/p>
(2).深思,認真思考。妙,通“ 眇 ”,深遠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與吳質(zhì)書》:“每念昔日 南皮 之游,誠不可忘,既妙思‘六經(jīng)’,逍遙百氏,彈碁閒設(shè),終以六博?!?/p>
突兀
突兀 (tūwù) 突然變化的 abrupt 平原過去了,面前山巒世界突兀而起 高聳的 towering;lofty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 突兀而已?!巍?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 蒼然突兀?!鳌?顧炎武《復庵記》 突兀的山石 突然 sudden 事情來得這么突兀,使她不知所措 出乎意料 unexpected李流謙名句,錢元質(zhì)飲客月巖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巖下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