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原妙《偈頌六十七首》:
新年頭,行新令。
露柱燈籠,急著眼聽。
灶頭西南角有片方磚,惺惺伶俐,伶俐惺惺。
念茲在茲,必恭必敬。
因甚如此,徐十三郎行年本命。
注釋參考
念茲在茲
《書·大禹謨》:“帝念哉!念茲在茲,釋茲在茲。名言茲在茲,允出茲在茲,惟帝念功?!?孔 傳:“茲,此;釋,廢也。念茲人,在此功;廢茲人,在此罪。言不可誣?!焙笾^念念不忘于某一事情。 晉 陶潛 《命子》詩:“溫恭朝夕,念茲在茲?!?魯迅 《而已集·談所謂“大內(nèi)檔案”》:“他們和 F總長 ,都‘念茲在茲’,在塵埃中間和破紙旁邊離不開。”
成語解釋念:思念;茲:此,這個。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。念茲在茲出處《尚書·大禹漠》:“帝念哉!念茲在茲,釋茲在茲。名言茲在茲,允出茲在茲,惟帝念功?!笔褂美渌麄兒停婵傞L,都“念茲在茲”,在塵埃中間和破紙旁邊離不開。必恭必敬
必恭必敬 (bìgōng-bìjìng) 形容態(tài)度十分恭敬。必:一定。恭:謙遜有禮貌 very deferentially 但須一桌菜祭之,必恭必敬,即盡人子之孺慕。——清· 秋瑾《秋瑾集》 亦作“畢恭畢敬” 成語解釋恭、敬:端莊而有禮貌。形容態(tài)度十分恭敬。必恭必敬出處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小弁》:“維桑與梓,必恭敬止,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”使用例句如父親冥壽之用度,妹甚不贊成,但須一桌菜祭之,必恭必敬,即盡人子之孺慕。釋原妙名句,偈頌六十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