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曹勛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
漢馬飲長城,匈奴空塞北。
東胡與烏丸,先驅(qū)出絕哉。
月氏合康居,受詔發(fā)疎勒。
右校羅天山,左山林胡國。
嫖姚登狼居,旌旗照穹碧。
號令明秋霜,虜帳余空壁。
瀚海無驚波,獻(xiàn)捷走重譯。
大將朝甘泉,后部騰沙磧。
九宇動聲容,功烈光篇籍。
將軍拜通侯,歌舞連朝夕。
注釋參考
月氏
亦作“ 月支 ”。1.古族名,曾于西域建 月氏國 。其族先游牧于 敦煌 、 祁連 間。 漢文帝 前元 三至四年時,遭 匈奴 攻擊,西遷 塞種 故地(今 新疆 西部 伊犁河 流域及其迤西一帶)。西遷的 月氏 人稱 大月氏 ,少數(shù)沒有西遷的人入 南山 (今 祁連山 ),與 羌 人雜居,稱 小月氏 。 唐 李白 《寄遠(yuǎn)》詩之十:“ 魯 縞如玉霜,筆題 月支 書?!敝?,一本作“ 氏 ”。 元 戴天錫 《天馬圖歌》:“ 月支 天馬難再得,誰向君家貌真蹟。”
(2).近代亦借指西方侵略者。 清 譚宗浚 《覽海賦》:“誓斬 月氏 ,幾擒 車鼻 ?!眳㈤啞稘h書·西域傳上·大月氏國》。
康居
(1).古西域國名。東界 烏孫 ,西達(dá) 奄蔡 ,南接 大月氏 ,東南臨 大宛 ,約在今 巴爾喀什湖 和 咸海 之間,王都 卑闐城 。北部是游牧區(qū),南部是農(nóng)業(yè)區(qū)。南部城市較多,有五小王分治。 漢元帝 永光 元年(公元前43年), 康居王 迎 匈奴 郅支單于 居 康居 東部合力對抗 烏孫 。 元帝 建昭 三年(公元前36年),西域都護(hù) 甘延壽 、副校尉 陳湯 率軍入 康居 ,擊殺 郅支單于 。 東漢 時, 栗弋 、 嚴(yán) 、 奄蔡 均為 康居 屬國。 晉 武帝 泰始 中(公元265-274),遣使獻(xiàn)善馬, 南北朝 時,役屬于 嚈噠 。
(2). 唐 羈縻都督府名。 永徽 時在 康國 置,故地在今 蘇聯(lián) 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城 。約公元八世紀(jì)中葉后,因 大食 勢力東進(jìn)而廢棄。
曹勛名句,飲馬長城窟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