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呂公著《分題得癭林壺》:
天地產(chǎn)眾材,任材謂之智。
棟桷與楹杙,小大無有棄。
方者以矩度,圓者中規(guī)制。
嗟爾木之癭,何異肉有贅。
生成擁腫姿,賦象難取類。
櫽括所不施,鉤繩為爾廢。
大匠睨而往,惻然乃有意。
孰非造化功,而終配不器。
刳剔虛其中,朱漆為之偽。
斟漿挹酒醴,施用惟其利。
犠象非不珍,金罍豈不貴。
設之于楹階,十目肯注視。
幸因左右容,反見為奇異。
人之于才性,夫豈遠于是。
性雖有不善,在教之揉勵。
才亡不可用,由上所措置。
飾陋就其長,皆得為良士。
執(zhí)一以廢百,眾功何由備。
是惟圣人心,能通天下志。
注釋參考
才性
(1).才能稟賦?!盾髯印ば奚怼罚骸氨巳酥判灾嗫h也,豈若跛鱉之與六驥足哉?”《孔叢子·連叢子下》:“人之才性受天有分,若如君之論,則 成王 伯禽 雖致泰平,皆當以不圣蒙弗克負荷之罪乎?”《元典章·禮部五·醫(yī)學》:“若有民間良家子弟,才性可以教誨,愿就學者聽?!?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丁部:“凡言平等者,必其物之才性、知識、形狀、體格有可以平等者,乃可以平等行之?!?/p>
(2).資質(zhì)性情。才,通“ 材 ”?!妒勒f新語·賞譽》“諸人當來尋 溫元甫 ”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引《晉諸公贊》:“ 溫幾 ,字 元甫 , 太原 人,才性清婉?!?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二折:“據(jù)相貌,憑才性,我從來心硬,一見了也留情?!?/p>
(3).才能和性格。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“ 鐘會 作《四本論》”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引《魏志》:“ 會 嘗論才性同異,傳於世?!?清 侯康 《補<三國><藝文志>》卷四:“《傅嘏傳》稱 嘏 常論才性同異, 鐘會 集而論之?!?/p>
于是
于是 (yúshì) 緊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現(xiàn)某種結(jié)果 as a result;therefore;whereupon呂公著名句,分題得癭林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