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送呂夏卿》:
始吾尚幼學弄筆,群兒爭誦公初文。
嗟我今年已白發(fā),公初相見猶埃塵。
傳家尚喜有二子,始知靈珠出淮濱。
去年束書來上國,欲以文字驚眾人。
駑駘群馬斂足避,天衢讓路先騏驎。
尚書禮部奏高第,斂衣襆硯趨嚴宸。
曈曈春日轉黃傘,藹藹賦筆摛青云。
我時寓直殿廬外,眾中迎子笑以忻。
明朝失意落入后,我為沮氣羞出門。
得官高要幾千里,猶幸海遠無惡氛。
英英帝圃多鸞凰,上下羽翼何繽紛。
期子當呼丹山鳳,為瑞相與來及群。
注釋參考
幼學
(1).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學。” 鄭玄 注:“名曰幼,時始可學也?!币蚍Q十歲為“幼學之年”。后引申為幼時的學業(yè)。 宋 陸游 《楊夫人墓志銘》:“二子未從外塾,而於幼學之事,各已通貫精習,卓然為奇童矣?!?/p>
(2).稱初入學的學童?!短煊昊ā返谑兀骸氨娙吮M贊 黃小姐 ,真乃仙才天縱成;此詩全不似幼學, 靜英 謙遜不停聲。”
弄筆
(1).謂執(zhí)筆寫字、為文、作畫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佚文》:“天文人文,文豈徒調墨弄筆為美麗之觀哉!” 南朝 陳 徐陵 《<玉臺新詠>序》:“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。” 唐 元稹 《閨晚》詩:“調絃不成曲,學書徒弄筆?!?宋 王安石 《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》:“酒酣弄筆起春風,便恐漂零作紅雨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昔曾弄筆,志在革新?!?/p>
(2).舞文弄墨?!稌x書·赫連勃勃載記》:“我今未死,汝猶不以我為帝王,吾死之后,汝輩弄筆,當置吾何地?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四回:“這也不知是那 燕北閑人 無端弄筆,也不知果是天公造物有意弄人?!?/p>
群兒
一群小兒。多用作輕蔑之辭。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 武帝 遺詔封 金日磾 為 秺侯 , 上官桀 為 安陽侯 , 霍光 為 博陸侯 ……時衞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,揚語曰:‘帝(?。┅z崩﹞, 忽 常在左右,安得遺詔封三子事!羣兒自相貴耳?!?唐 韓愈 《調張籍》詩:“ 李 杜 文章在,光燄萬丈長;不知羣兒愚,那用故謗傷?!?梁啟超 《自勵》詩:“未學英雄先學道,肯將榮瘁校羣兒?!?
初文
文字學上稱同一個字的初期寫法,多是獨體字。與“后起字”相對而言。 章炳麟 《文始·敘例》:“於是刺取《説文》獨體,命以初文;其諸渻變及合體象形指事,與聲具而形殘,若同體復重者,謂之準初文?!?陸宗達 《說文解字通論》第一章:“這種初文在標識語言時,往往一形數(shù)用?!?/p>
歐陽修名句,送呂夏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