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涼伎,假面胡人假獅子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西涼伎-刺封疆之臣也》:
西涼伎,假面胡人假獅子。
刻木為頭絲作尾,金鍍眼睛銀貼齒。
奮迅毛衣擺雙耳,如從流沙來萬里。
紫髯深目兩胡兒,鼓舞跳粱前致辭。
應(yīng)似涼州未陷日,安西都護(hù)進(jìn)來時(shí)。
須臾云得新消息,安西路絕歸不得。
泣向獅子涕雙垂,涼州陷沒知不知?獅子回頭向西望,哀吼一聲觀者悲。
貞元邊將愛此曲,醉坐笑看看不足。
享賓犒士宴三軍,獅子胡兒長在目。
有一征夫年七十,見弄涼州低面泣。
泣罷斂手白將軍,主憂臣辱昔所聞。
自從天寶兵戈起,犬戎日夜吞西鄙。
涼州陷來四十年,河隴侵將七千里。
平時(shí)安西萬里疆,今日邊防在鳳翔。
緣邊空屯十萬卒,飽食溫衣閑過日。
遺民腸斷在涼州,將卒相看無意收。
天子每思長痛惜,將軍欲說合慚羞。
奈何仍看西涼伎,取笑資歡無所愧!縱無智力未能收,忍取西涼弄為戲?
注釋參考
假面
假面 (jiǎmiàn) 假面具 mask胡人
胡人 (húrén) 中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稱呼 Tartars;Mongols 泛指外國人 foreigner獅子
(1).猛獸名。體大雄壯,身毛呈棕黃色,尾端生叢毛。雄獅頸部有長鬣。產(chǎn)于 非洲 和 亞洲 西部。捕食羚羊、斑馬、長頸鹿等動物,吼聲很大,有“獸王”之稱。 漢 荀悅 《漢紀(jì)·武帝紀(jì)三》:“ 烏弋國 去 長安 萬五千三百里,出獅子、犀牛?!?唐 元稹 《西涼伎》詩:“獅子搖光毛彩豎,胡騰醉舞筋骨柔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十五回:“拳打來,獅子心寒;腳踢處,蚖蛇喪膽?!?/p>
(2).指獅子補(bǔ)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(bǔ)遺·兵部·武弁僭服》:“今武弁所衣繡胸,不循欽定品級,概服獅子?!眳⒁姟?獅子補(bǔ) ”。
白居易名句,西涼伎-刺封疆之臣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