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度正《壽章漕》:
蒼蒼閩山高,悠悠閩水清。
厥初萃瑰琦,而世生豪英。
恭惟皇慶歷,當(dāng)天開文明。
風(fēng)云千載會,羅列皆名卿。
當(dāng)時郇國公,致身為阿衡。
勛德著廟社,云仍爛瑤瓊。
迨茲中興來,接武扶炎精。
先烈益以震,煌煌照天京。
藍(lán)田得佳種,歷世勤鋤耕。
荏苒歲月久,斗杓符南撐。
得此希代寶,異奏如{音巠}韺。
堂堂粹德容,度量何恢宏。
俾之典風(fēng)憲,官邪當(dāng)震驚。
俾之職獻(xiàn)納,國論當(dāng)丕平。
俾之領(lǐng)樞柄,邊疆當(dāng)不兵。
俾之坐廟堂,帝業(yè)當(dāng)盈成。
翻懷千里綬,尺澤揚修名。
皇慈有遠(yuǎn)聽,褒章畀一旌。
驅(qū)車振末俗,雅意先文盟。
賤子偶在泮,錫朋賦莪菁。
佳節(jié)慶親逢,黃流酌金觥。
愿公接皋夔,愿公齊喬彭。
百年起世德,一旦收家聲。
從容趨玉陛,懷哉一儒生。
注釋參考
中興
中興 (zhōngxīng) 通常指國家由衰退而復(fù)興 resurgence of a country 國家中興 中興機會?!巍?文天祥《后序》接武
(1).步履相接。謂小步前進(jìn)?!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堂上接武,堂下布武。” 鄭玄 注:“武,跡也。亦相接,謂每移足半躡之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楹鼓逢逢將曙天,諸生接武 杏壇 前?!?/p>
(2).步履相接。指舞步相接。《楚辭·大招》:“二八接武,投詩賦只。” 朱熹 集注:“接,連也。武,跡也?!?/p>
(3).步履相接。形容人多擁擠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崇教》:“是以遐覽淵博者,曠代而時有;面墻之徒,比肩而接武也?!薄段簳だ钪C傳》:“異人相趨于絳闕,鴻生接武于儒館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忤時》:“當(dāng)今朝號得人,國稱多士。 蓬山 之下,良直差肩;蕓閣之中,英奇接武。”《金史·崔立傳》:“當(dāng)時冒進(jìn)之徒,爭援 劉 齊 故事以冀非分者,比肩接武?!?/p>
(4).步履相接。形容親近;接近。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鍾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》詩:“外庭時接武,廣陌更連鑣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與呂晦叔簡》:“自 晦叔 入都,及得共事,每與僚寀行坐不相離,未嘗得伸悃愊,雖日夕接武,猶隔闊千里也?!?/p>
(5).步履相接。前后相接;繼承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物色》:“古來辭人,異代接武,莫不參伍以相變,因革以為功?!薄缎绿茣ど瞎賰x傳》:“御史供奉赤墀下,接武夔龍,簉羽鵷鷺,豈 雍州 判佐比乎?” 馬宗霍 《書林藻鑒》:“ 唐 代書家之盛,不減于 晉 ,因由接武六朝,家傳世習(xí),自易為工?!?/p>
炎精
(1).指火德;火的本性?!段倪x·王延壽<魯靈光殿賦>》:“殷五代之純熙,紹 伊唐 之炎精?!?李善 注:“言 漢 盛於五代純熙之道,而紹 帝堯 火德之運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五帝歌》之五:“純陽之月樂炎精,赤雀丹書飛送迎?!薄端问贰分酒摺罚骸跋蠓蛛x位,德配炎精。景風(fēng)協(xié)律,化神含生?!?/p>
(2).指太陽?!端螘の涞奂o(jì)下》:“近炎精亢序,苗稼多傷?!?唐 蕭穎士 《游馬耳山》詩:“我來疑初伏,幽路無炎精。”
(3).指應(yīng)火運而興的王朝?!稏|觀漢記·馮衍傳》:“繼 高祖 之休烈,修 文武 之絶業(yè),社稷復(fù)存,炎精更輝?!?三國 蜀 諸葛亮 《為后帝伐魏詔》:“今賊效尤,天人所怨,奉時宜速,庶憑炎精祖宗威靈相助之福,所向必克?!?唐 吳筠 《建業(yè)懷古》詩:“炎精既失御,宇內(nèi)為三分?!?宋 袁陟 《過金陵謁吳大帝廟》詩:“炎精竟灰燼,紫蓋出艨艟?!贝酥?漢 朝。 清 顧炎武 《恭謁孝陵》詩:“寳祚方中缺,炎精且下淪?!贝酥?明 祚。參見“ 炎祚 ”。
度正名句,壽章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