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質(zhì)《倦尋芳(試墨)》:
冰壺秋月,去了潘郎,傳到梁老。
騎馬乘船,麾斥五湖三島。
任捎云,兼拂日,拽蛟龍、鱗鬣都推倒。
廂塵中,分付高人勝士,把云煙掃。
乾坤巧。
自蒼筠無(wú)汗,烏錐無(wú)刃,此為至寶。
第一君門通表。
書囊諫草。
第二文章?lián)P事業(yè),第三編簡(jiǎn)攄懷抱。
千百般,終久被他磨了。
注釋參考
馬乘
四匹馬?!秲x禮·聘禮》:“庭實(shí)設(shè)馬乘?!?鄭玄 注:“乘,四馬也?!薄抖Y記·大學(xué)》:“ 孟獻(xiàn)子 曰:‘畜馬乘,不察于雞豚。’”
麾斥
(1).縱橫奔放貌。 宋 蘇軾 《書丹元子所示<李太白真>》詩(shī):“麾斥八極隘九州,化為兩鳥鳴相酬?!?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(yǔ)·脫靴返棹二圖贊》:“凌轢兮萬(wàn)象,麾斥兮八極。” 清 劉石齡 《登祝融峰頂宿上封寺》詩(shī):“麾斥隘八區(qū),幽尋愜孤秉?!?/p>
(2).猶斥罵。 宋 洪邁 《容齋續(xù)筆·秦隋之惡》:“自 三代 訖於 五季 ,為天下君而得罪于民,為萬(wàn)世麾斥者,莫若 秦 與 隋 ,豈 二世 之惡浮于 桀 紂 哉?”
五湖
(1).古代 吳 越 地區(qū)湖泊。其說(shuō)不一:(1) 吳縣 南部的湖澤?!吨芏Y·夏官·職方氏》:“東南曰 揚(yáng)州 ……其澤藪曰 具區(qū) ,其川三江,其浸五湖?!?鄭玄 注:“ 具區(qū) 、五湖在 吳 南。浸,可以為陂灌溉者。” 具區(qū) ,即 太湖 。(2)即 太湖 。《國(guó)語(yǔ)·越語(yǔ)下》:“果興師而伐 吳 ,戰(zhàn)於 五湖 。” 韋昭 注:“ 五湖 ,今 太湖 。”《文選·郭璞〈江賦〉》:“注 五湖 以漫漭,灌三江而漰沛?!?李善 注引 張勃 《吳錄》:“ 五湖 者, 太湖 之別名也?!?3) 太湖 及附近四湖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(nèi)傳》:“入五湖之中。” 徐天祐 注引 韋昭 曰:“ 胥湖 、 蠡湖 、 洮湖 、 滆湖 ,就 太湖 而五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沔水二》:“南江東注於 具區(qū) ,謂之五湖口。五湖謂 長(zhǎng)蕩湖 、 太湖 、 射湖 、 貴湖 、 滆湖 也?!?4) 太湖 附近的五個(gè)湖?!妒酚洝は谋炯o(jì)》“ 震澤 致定” 唐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五湖者, 菱湖 、 游湖 、 莫湖 、 貢湖 、 胥湖 ,皆 太湖 東岸五灣為五湖,蓋古時(shí)應(yīng)別,今并相連?!?/p>
(2). 江 南五大湖的總稱?!妒酚洝と跏兰摇罚骸?大江 之南,五湖之間,其人輕心?!?司馬貞 索隱:“五湖者, 具區(qū) 、 洮滆 、 彭蠡 、 青草 、 洞庭 是也?!?明 楊慎 《丹鉛總錄·地理》:“ 王勃 文‘襟三江而帶五湖’,則總言南方之湖。 洞庭 一也, 青草 二也, 鄱陽(yáng) 三也, 彭蠡 四也, 太湖 五也。” 洮滆 ,今 江蘇 長(zhǎng)蕩湖 、 西滆湖 。 彭蠡 ,今 鄱陽(yáng)湖 。 青草 ,今 洞庭湖 東南部。
(3).指 洞庭湖 。 唐 杜甫 《歸雁》詩(shī):“年年霜露隔,不過(guò) 五湖 秋。” 朱鶴齡 注:“雁至 衡陽(yáng) 則回。此五湖當(dāng)指 洞庭湖 言?!?/p>
(4).近代稱 華中 、 華東 五大著名湖泊。即 洞庭湖 、 鄱陽(yáng)湖 、 巢湖 、 洪澤湖 和 太湖 。
(5). 春秋 末 越國(guó) 大夫 范蠡 ,輔佐 越王 勾踐 ,滅亡 吳國(guó) ,功成身退,乘輕舟以隱於五湖。見《國(guó)語(yǔ)·越語(yǔ)下》。后因以“五湖”指隱遁之所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正郭》:“法當(dāng)仰隮 商 洛 ,俯泛五湖,追 巢父 於峻嶺,尋漁父於滄浪。” 唐 李白 《書情贈(zèng)蔡舍人雄》詩(shī):“我縱五湖棹,煙濤恣崩奔。” 清 李漁 《巧團(tuán)圓·聞詔》:“從今后呵,纔知道隱 三湘 泛五湖,這仙緣沒(méi)福難圖?!?/p>
三島
(1).指?jìng)髡f(shuō)中的 蓬萊 、 方丈 、 瀛洲 三座海上仙山。亦泛指仙境。 唐 鄭畋 《題緱山王子晉廟》:“六宮攀不住,三島互相招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和百拙禪師》詩(shī):“眠云臥月辭三島,鼓腹謳歌預(yù)四民。”《西游記》第十七回:“十洲三島還游戲,海角天涯轉(zhuǎn)一遭。”
(2).指 日本 。 清 秋瑾 《日人石井君索和》詩(shī):“詩(shī)思一帆??臻?,夢(mèng)魂三島月玲瓏?!?/p>
王質(zhì)名句,倦尋芳(試墨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