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公輒對(duì)之,相逢嘆遲暮
出自宋代樓鑰《樞密府雪后作故韓氏子舍也》:
平生好流水,雅欲臨流賦。
澗谿或過之,眷眷不能去。
青山國故鄉(xiāng),不肯入城府。
寧知開八袠,重為尋故步。
勢家遺故居,傳舍偶成寓。
軒楹立奇石,巉巖高丈許。
三面立屏障,曲沼水空貯。
荏苒將半載,未見有時(shí)雨。
新春積雪余,檐聲夜如注。
曉起推閒窗,石穴水噴吐。
下穿玲瓏余,數(shù)尺成瀑布。
髣髴小龍湫,雖微體略具。
退公輒對(duì)之,相逢嘆遲暮。
有客與同賞,酌酒更告語。
雖云京塵深,燕坐得幽趣。
懸崖掛長藤,絕頂列佳樹。
微風(fēng)一披拂,墜點(diǎn)紛無數(shù)。
吾方謀乞身,信美難久駐。
未能寫成圖。
聊用賦長句。
注釋參考
退公
(1).指公馀休息。 唐 白居易 《與陳給事書》:“謹(jǐn)獻(xiàn)雜文二十首、詩一百首,伏愿俯察悃誠,不遺賤小,退公之暇,精鑒之一加焉?!?宋 徐鉉 《京口江際弄水》詩:“退公求靜獨(dú)臨川, 揚(yáng)子江 南二月天?!?清 蔣士銓 《臨川夢·續(xù)夢》:“近日退公之暇,續(xù)撰新曲二種?!?/p>
(2).指退休家居。 唐 劉禹錫 《海南馬大夫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欽受嘉貺以詩謝之》:“味道輕鼎食,退公猶筆耕?!眳⒁姟?退食 ”。
相逢
相逢 (xiāngféng) 彼此遇見;會(huì)見 come across 偶然相逢遲暮
[past one’s prime;late in one's life] 黃昏;比喻晚年,暮年
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遲暮。——《楚辭·離騷》
遲暮少寢食,清曠喜荊扉。——杜甫《甘林》
遲暮之感
詳細(xì)解釋亦作“ 遲莫 ”。亦作“遟暮”。亦作“遅暮”。1.比喻晚年?!冻o·離騷》:“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遲暮?!币槐咀鳌斑g暮”。 王逸 注:“遲,晚也……而君不建立道德,舉賢用能,則年老耄晚暮,而功不成事不遂也。”《北齊書·李元忠傳》:“年漸遲暮,志力已衰,久忝名官,以妨賢路?!?宋 陸游 《夜出偏門還三山》詩:“穉子猶讀書,一笑慰遅暮?!?宋 葉適 《虞夫人墓志銘》:“后乃連外補(bǔ),眾又嘆其遲莫落拓,夫人亦無慍容。” 明 徐渭 《鞠賦》:“彼蒼厚爾以遲莫,又何辭於末年?!?清 納蘭性德 《金縷曲·西溟言別賦贈(zèng)》詞:“誰復(fù)留君住,嘆人生幾番離合,便成遲暮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一:“時(shí)艱蒿目,遲莫自傷,中夜占星,淚如鉛墮。” 王西彥 《黃昏》:“這時(shí)候,這個(gè)倔強(qiáng)的老人真正地感到遲暮的悲哀了?!?/p>
(2).傍晚,天快黑的時(shí)候。 南朝 梁 張率 《對(duì)酒》詩:“誰能共遲暮,對(duì)酒及芳晨?!薄缎戮幏珠T古今類事·夢兆下·辟支佛記》:“時(shí)日色遲暮,取山前通途弗及,乃由山后及二峯間,下望崇教精舍,后有編竹障之?!?梁斌 《紅旗譜》四七:“蒼茫的暮色,從四面八方,從各個(gè)角落里漫散開來。 江濤 考慮著這個(gè)問題,在遲暮中走來走去?!?/p>
(3).指時(shí)間晚。 郁達(dá)夫 《十三夜》:“這一晚我們談?wù)務(wù)f說,竟忘了時(shí)間的遲暮?!?/p>
(4).猶徐緩?!段倪x·鮑照<舞鶴賦>》:“颯沓矜顧,遷延遲暮,逸翮后塵,翱翥先路?!?李周翰 注:“遷延遲暮謂徐緩?!?李善 注本作“遟暮”。
樓鑰名句,樞密府雪后作故韓氏子舍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小黑拍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