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耳不曾聞黜陟,免教人、貶駁徂徠頌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賀新郎(蒙恩主崇禧,再用前韻)》:
主判茅君洞。
有檐間、查查喜鵲,曉來傳送。
幾度黃符披戴了,此度君恩越重。
被賀監(jiān)、天隨調(diào)弄。
做取散人千百歲,笑渠儂、一霎邯鄲夢。
歌而過,鳳兮鳳。
灌園織屨希陳仲。
問先生、加齊卿相,可無心動。
除卻醴泉中太乙,揀個名山自奉。
那捷徑、輸他藏用。
有耳不曾聞黜陟,免教人、貶駁徂徠頌。
服蘭佩,結(jié)茅棟。
注釋參考
不曾
不曾 (bùcéng) 沒有,從來就沒有 never 一生不曾見過這種人 亦作“未曾”黜陟
指人才的進退,官吏的升降?!稌ぶ芄佟罚骸爸T侯各朝于方岳,大明黜陟?!薄逗鬂h書·韋義傳》:“﹝ 韋義 ﹞數(shù)上書 順帝 ,陳宜依古典,考功黜陟,徵集名儒,大定其制?!?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理亂不知,黜陟不聞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乙部第四章:“公政府官皆聽政長黜陟?!?/p>
貶駁
亦作“ 貶駮 ”。貶低,責難。 宋 周煇 《清波雜志》卷五:“ 霅州 朱魯公 丞相著《秀水閒居録》,一編之內(nèi),於南渡諸公行事,貶駁殆無全人?!?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上:“議者又謂 維摩 畫像一本足矣,何用多為!蓋貶駮他人易於為工也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十八:“解元貶駁他道:‘我看你身上藍縷,你既有這仙術(shù),何不燒些來自己用度?’” 清 大汕 《海外紀事》卷六:“不管先賢后達,偏檢最有意思人之極名言極善行一兩則,逢人便舉,僻説謬談,糊判亂斷,指摘不已,貶駁盡情,駡絶古今。”
徂徠
亦作“ 徂來 ”。1.山名。又名 尤來 、 尤崍 、 尤徠 。在 山東省 泰安縣 東南?!对姟旐灐らs宮》:“ 徂來 之松, 新甫 之柏。是斷是度,是尋是尺。”后因以“徂徠”指生長棟梁之材的大山。 唐 劉禹錫 《崔公神道碑》:“善積家肥,子孫多材,如彼榱棟,必生 徂徠 。” 明 徐渭 《抱琴美人圖》詩:“有時求柱桷,不信舍 徂徠 ?!?/p>
(2).往復。 郭沫若 《文藝論集·論詩三札二》:“這風便是所謂直覺、靈感,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漲著的情調(diào),這活動著的印象便是徂徠著的想象。”
劉克莊名句,賀新郎(蒙恩主崇禧,再用前韻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