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仲殊《題翠麓亭》:
素虬盤屈走靈泉,槲葉涂紅作畫船。
幡轉(zhuǎn)玉繩光影旋,杯銜金鏡酒痕圓。
篆形彩字方傳世,星落光纏忽下天。
遠(yuǎn)想螭蟠殊未若,小圖河曲宛依然。
緩浮松釀環(huán)云際,不動(dòng)蘭橈到席邊。
上巳浮恩非此日,山陰盛事掩多年。
從歡未省向尊俎,屢酒何嘗議圣賢。
翰墨主人今獨(dú)步,雙鵝應(yīng)復(fù)降飛仙。
注釋參考
玉繩
(1).星名。常泛指群星?!段倪x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上飛闥而仰眺,正睹瑤光與玉繩?!?李善 注引《春秋元命苞》曰:“玉衡北兩星為玉繩?!?唐 陸龜蒙 《新秋月夕作吳體以贈(zèng)》詩之二:“清談白紵思悄悄,玉繩銀漢光離離?!薄秊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二七回:“只見玉繩低度,朱戶無聲,此景堪羨?!?清 王夫之 《薑齋詩話》附錄《夕堂永日緒論外編》:“有代字法,詩賦用之,如月曰‘望舒’,星曰‘玉繩’之類。”
(2).比喻雨滴。 唐 張蕭遠(yuǎn) 《興善寺看雨》逸句:“須臾滿寺泉聲合,百尺飛簷掛玉繩。”
光影
(1).日光;光輝?!读凶印ぶ苣峦酢罚骸肮庥八?,王目眩不能得視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○三:“光影騰輝照心地,無有一法當(dāng)現(xiàn)前?!?/p>
(2).光陰,時(shí)光。 五代 毛熙震 《菩薩蠻》詞:“光影暗相催,等閑秋又來。” 明 袁宏道 《龔惟長先生》:“轉(zhuǎn)盼之間,光影已失?!?/p>
(3).陽光照射下形成的陰影。 夏丏尊 葉圣陶 《文心》三:“陽光從窗外的柳條間射進(jìn)來,在沿窗的桌子上、地板上、同學(xué)的肩背上印著繁碎的光影。”
(4).喻外表,皮毛。 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孟子·梁惠王上篇》:“如此讀先賢文字,只在他光影邊占度,何曾得見古人見地來!”
杯銜
猶銜杯。指飲酒。 唐 韓愈 《祖席》詩:“盃銜欲別前, 淮陽 知不薄?!?/p>
金鏡
(1).銅鏡?!稌x書·赫連勃勃載記》:“絡(luò)以 隋 珠,綷以金鏡?!?唐 許渾 《送盧先輩自衡岳赴復(fù)州嘉禮》詩之一:“秋水靜磨金鏡土,夜深寒結(jié)玉壺冰?!?宋 周邦彥 《過秦樓》詞:“空見説鬢怯瓊梳,容消金鏡。漸懶趁時(shí)勻染?!?/p>
(2).比喻月亮。 唐 元稹 《泛江翫月》詩:“遠(yuǎn)樹懸金鏡,深潭倒玉幢。” 宋 陸游 《隔浦蓮近拍》詞:“煙霏散,水面飛金鏡,露華冷?!?宋 劉克莊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癸卯中秋作》詞:“競看 姮娥 金鏡,爭信仙人玉斧,費(fèi)了一番修?!?/p>
(3).比喻顯明的正道?!短接[》卷七一七引《尚書考靈耀》:“ 秦 失金鏡,魚目入珠?!?鄭玄 注:“金鏡,喻明道也?!?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蓋圣人握金鏡,闡風(fēng)烈?!?前蜀 杜光庭 《普康諸公主為皇帝修金箓齋詞》:“握金鏡以御寰瀛,致衢樽而歡億兆?!薄度锶嗣窨褂⒍窢庂Y料·全粵義士義民公檄》:“惟我大皇帝手握金鏡,心秉玉衡,循以大事小之義,而由順于天防,非挾逼處之嫌,而密為之備?!?/p>
(4).指對(duì)人進(jìn)行諷諭的文章和書籍。 唐 康駢 《劇談錄·宣室夜召翰林學(xué)士》:“朕聽政之暇,未嘗不披尋史籍,此讀者先朝所述金鏡一卷,則《尚書·大禹謨》?!?清 侯方域 《擬追復(fù)楊漣等官爵廷臣謝表》:“金鏡尚存,竊喜無 張公 之祭?!?/p>
酒痕
沾染上酒滴的痕跡。 唐 岑參 《奉送賈侍御史江外》詩:“ 荊 南 渭 北難相見,莫惜衫襟著酒痕?!?宋 陸游 《劍門道中遇微雨》詩:“衣上征塵雜酒痕,遠(yuǎn)游無處不消魂?!?金 元好問 《送周帥夢卿之關(guān)中》詩之一:“狼藉ma{1|1}衣見酒痕,憶君醉別柳邊邨?!?/p>
釋仲殊名句,題翠麓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