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憑高麾繡斧,幾回攬轡并銀鞍
出自宋代宋祁《送趙御史仲禮之任南臺并柬兼善逹公經(jīng)歴元載》:
天子龍沙拜法官,議郎親戴辟邪冠。
曉辭漠北冰霜重,秋到江南草樹寒。
諫疏頻煩明主聽,題詩長共故人看。
應(yīng)憐閭里誅求急,尚布朝廷禮意寬。
幕下風清鳴一鶚,臺端雪霽見雙鸞。
寥寥渡海三冬翮,翽翽凌空五色翰。
晉代新亭蒼蘚合,梁朝舊地土花殘。
石城慷慨悲袁粲,別墅風流憶謝安。
千里憑高麾繡斧,幾回攬轡并銀鞍。
諍臣事業(yè)須公等,努力明時匪素餐。
注釋參考
千里
千里 (qiānlǐ)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憑高
登臨高處。 唐 李白 《天臺曉望》詩:“憑高遠登覽,直下見溟 渤 ?!?前蜀 韋莊 《婺州水館重陽日作》詩:“異國逢佳節(jié),憑高獨苦吟。” 明 劉基 《念奴嬌·紅樹》詞:“憑高凝睇, 赤城 相去不遠。”
亦作“ 憑高 ”。憑借高處。 清 黃鷟來 《回瀾閣》詩:“河流此日望迴瀾,杰閣憑高縱大觀。” 清 黃鷟來 《文選樓懷古》詩:“不用凴高嘆陳跡,江山文藻自長存?!?/p>
繡斧
漢武帝 天漢 二年遣直指使者 暴勝之 等衣繡衣,杖斧持節(jié),至各地巡捕群盜。見《漢書·武帝紀》。后遂以“繡斧”指皇帝特派的執(zhí)法大員。 宋 楊萬里 《送周元吉顯謨左司將漕湖北》詩之一:“繡斧光華誰不羨,一賢去國欠人留。” 明 章懋 《與鄧侍御書》:“邇聞繡斧南巡,而宿蠹潛奸,一時洗盡?!?清 方文 《寄張恢生明府》詩:“早晚登車持繡斧,好將封事報明君?!眳⒁姟?繡衣直指 ”。
攬轡
亦作“擥轡”。1.挽住馬韁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贈白馬王彪》詩:“欲還絶無蹊,攬轡止踟躕?!?唐 張文琮 《蜀道難》詩:“攬轡獨長息,方知斯路難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》詩:“攬轡上層岡,下臨百仞濠?!?/p>
(2).《史記·袁盎晁錯列傳》:“ 文帝 從 霸陵 上,欲西馳下峻阪, 袁盎 騎,并車擥轡,上曰:‘將軍怯邪?’ 盎 曰:‘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,百金之子不騎衡,圣主不乘危而徼幸。今陛下騁六騑,馳下峻山,如有馬驚車敗,陛下縱自輕,柰高廟、太后何?’上乃止?!卑?, 漢 荀悅 《漢紀·文帝紀上》作“攬轡”。后用為諫止君王履險的典故。
(3).見“ 攬轡澄清 ”。
銀鞍
(1).銀飾的馬鞍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別賦》:“至若龍馬銀鞍,朱軒繡軸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五一回:“這幾家銀鞍駿馬,繡繖錦衣,奕奕往來。”
(2).代指駿馬。 宋 陸游 《梅花絕句》:“醉帽插花歸,銀鞍萬人看?!?/p>
宋祁名句,送趙御史仲禮之任南臺并柬兼善逹公經(jīng)歴元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