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山歷歷在眼前,恰似憑高日方曉
出自宋代潘大臨《吳熙老所藏風雨圖》:
我游匡山夏將杪,赤日青天萬山繞。
忽然風雨動地來,震氣果雷離電繞。
一川煙靄失東西,萬里乾坤錯昏曉。
香爐高峰危欲墮,石門細路人心剿。
江翻那聞得計魚,木拔豈有安巢鳥。
須臾云過雨腳收,依舊晴暉著叢篠。
群山歷歷在眼前,恰似憑高日方曉。
誰將此景入畫圖,數(shù)幅生綃盤礴了。
吳丞此畫絕代無,張公此詩古來少。
讀詩觀畫興未窮,北窗風涼退自公。
使君意消三伏中,未可鞭箠催青銅。
注釋參考
群山
群山 (qúnshān) 山連山 hills 群山環(huán)抱 必須飛越的山脈或山峰——主要用于航空學 hump 飛越從智利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群山歷歷
歷歷 (lìlì) 一個個清晰分明 distinctly;clearly 歷歷可數(shù) 歷歷在目眼前
(1) [befor one's eyes]∶眼睛前面
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農舍
(2) [at present;under one's nose;at the moment]∶目前,當前或面臨
眼前的問題
詳細解釋(1).眼睛面前;跟前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和左丞庾杲之病》:“待漏終不溢,囂喧滿眼前。” 唐 杜甫 《草堂》詩:“眼前列杻械,背后吹笙竽?!?宋 朱淑真 《題四并樓》詩:“眼前此樂難兼得,許我登臨載酒行。” 巴金 《滅亡》第四章:“一個美麗的前程出現(xiàn)在他底眼前。”
(2).目下;現(xiàn)時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參寥寄少游》:“巖棲木石已皤然,交舊何人慰眼前?!薄毒劳ㄑ浴だ祥T生三世報恩》:“世人只知眼前貴賤,那知去后的日長日短?!?清 梁章鉅 《退庵隨筆·家禮一》:“如今須考定人人眼前可行方好?!?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四十:“各人暫時不殺自己的長官,而相約互殺各人的長官--以免眼前吃虧?!?/p>
恰似
恰似 (qiàsì) 正如;恰如 just like; just as if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,恰似水蓮花一朵。——徐志摩《沙揚那拉》憑高
登臨高處。 唐 李白 《天臺曉望》詩:“憑高遠登覽,直下見溟 渤 ?!?前蜀 韋莊 《婺州水館重陽日作》詩:“異國逢佳節(jié),憑高獨苦吟?!?明 劉基 《念奴嬌·紅樹》詞:“憑高凝睇, 赤城 相去不遠?!?/p>
亦作“ 憑高 ”。憑借高處。 清 黃鷟來 《回瀾閣》詩:“河流此日望迴瀾,杰閣憑高縱大觀?!?清 黃鷟來 《文選樓懷古》詩:“不用凴高嘆陳跡,江山文藻自長存。”
潘大臨名句,吳熙老所藏風雨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