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有尚時(shí)觀羽坎,不終止處認(rèn)兼山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次韻李參政和薛秘書詩(shī)見寄》:
行有尚時(shí)觀羽坎,不終止處認(rèn)兼山。
止中自有流行好,不在從違用舍間。
注釋參考
不終
(1).沒有結(jié)果;沒有到底。《左傳·僖公十六年》:“明年 齊 有亂,君將得諸侯而不終?!?宋 蘇轍 《龍川略志》卷二:“﹝ 趙生 ﹞家本 代州 ,名 吉 ,事 五臺(tái) 僧不終,棄之游四方?!?/p>
(2).不得善終,不能終其天年。《漢書·晁錯(cuò)傳贊》:“ 錯(cuò) 雖不終,世哀其忠。故論其施行之語著于篇。” 宋 蘇軾 《東坡志林·裴頠對(duì)武帝》:“ 惠 、 懷 、 愍 皆不終,牛繫馬后,豈及亡乎!”
(3).猶不中,不合格,不好。《西游記》第四七回:“雖然相貌不終,卻倒會(huì)降龍伏虎,捉怪擒妖?!?/p>
兼山
兩山重迭。形容靜止,比喻應(yīng)安于所處的地位。語出《易·艮》:“兼山,艮,君子以思不出其位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兩山重疊,止義彌大,故曰兼山,艮也……止之為義,各止其所,故君子於此之時(shí),思慮所及不出其己位也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富春渚》詩(shī):“洊至宜便習(xí),兼山貴止託。” 宋 葉適 《朝議大夫知處州蔣公墓志銘》:“公又問 雍 得於兼山最要者, 郭君 曰:‘所得在艮。艮者,限也;限立而內(nèi)外不越?!?/p>
魏了翁名句,次韻李參政和薛秘書詩(shī)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