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尋陽江上大風吹動巨浪,灌嬰井中亦水翻如濤。
揚帆啟航馳在天一般大的如鏡湖面,直向彭蠡湖東面而去。
落日景色中忽然下起疏落小雨,待天放晴云朵散向遠空。
名山佳景引發(fā)人們佳美的情興,清觀幽賞怎能有所窮盡?
巨大的石鏡之上又有明月高掛,香爐峰上彩虹明滅。
相思之時您我共對廬山美景,抬眼望去您我所見美景相同。
注釋
尋陽城:即潯陽城,今江西省九江市。尋陽:即潯用,原為湓城縣(又叫湓口城),唐武德四年改為潯陽縣,治所在現(xiàn)今江西九江。彭蠡:蠡讀lǐ,彭蠡湖,這里指鄱陽湖。黃判官:李白的友人,名字、生平不詳,判官為觀察使、節(jié)度使的僚屬。
灌嬰井:據(jù)《元和郡縣志》載,公元前201年(漢高祖六年),灌嬰(漢初大臣)主持筑建湓(pén)口城(一名湓城,故址在今江西九江市,因地處湓水入長江口得名)。建安(東漢獻帝年號,196~220)年間,孫權經過這里,親自立標令人打井,正好打出了灌嬰筑城時古井,于是在井旁豎立銘記為“穎陰侯(灌嬰封爵)井”。傳說井水很深,和長江相通,長江中有風浪,井水即動蕩不止。
天鏡:指鄱陽湖的湖面。形容湖水明凈,涵映天空,猶如巨大的鏡子。
彭湖:即彭蠡湖。
景,同“影”。落景,即將墜落的夕陽。疏雨,稀疏的小雨。
名山:指廬山。
清賞:清新,賞心悅目。
石鏡:據(jù)《水經注》載,廬山東面懸崖上有一塊大圓石,光滑如鏡,可見人影。
香爐:即廬山香爐峰,在廬山西北部。滅:消失。彩虹:香爐峰周圍多瀑布,水氣經日光照射而形成彩虹。這兩句用遠月懸空、彩虹消失,形容夜幕降臨。
君:指黃判官。
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問答
問:《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》的作者是誰?
答: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的作者是李白
問: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是唐代的作品
問: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是什么體裁?
答:五古
問:浪動灌嬰井,尋陽江上風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浪動灌嬰井,尋陽江上風 出自 唐代李白的《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》
問:浪動灌嬰井,尋陽江上風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浪動灌嬰井,尋陽江上風 的下一句是 開帆入天鏡,直向彭湖東。
問: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李白名句大全
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賞析
此詩為公元760年(唐肅宗上元元年)李白六十歲時下尋陽泛舟鄱陽湖寄友人黃判官之作。李白流放夜朗遇赦后,自江夏來到尋陽城(即潯陽,今江西九江)的彭蠡湖(即鄱陽湖),作此詩寄給友人黃判官。
- 和雙溪三首從來野性自由身,正欲山行不亂群。小筑與君今不遠,松蘿只隔一山云。
- 自恩平還題嵩臺宋隆館二絕四山如畫古端州,州在西江欲盡頭。漫道江山解留客,老夫歸思甚東流。
- 早秋客舍風吹一片葉,萬物已驚秋。獨夜他鄉(xiāng)淚,年年為客愁。別離何處盡?搖落幾時休?不及磻溪叟,身閑長自由。
- 攤破浣溪沙春水輕波浸綠苔,枇杷洲上紫檀開。晴日眠沙鸂鶒穩(wěn),暖相偎。羅襪生塵游女過,有人逢著弄珠回。蘭麝飄香初解佩,忘歸來。
- 水龍吟(寓興和巽吾韻)何須銀燭紅妝,菜花總是曾留處。流觴事遠,繞梁歌斷,題紅人去。繞蝶東墻,啼鶯修竹,疏蟬高樹。嘆一春風雨,歸來抱膝,懷往昔、自凄楚。遙望東門柳下,夢參差、欲歸幽路。斷紅芳草,連空積水,憑高墜霧。水洗銅駝,天清華表,升平重遇。但相如老去,江淹才盡,有何人賦。
- 鴻溝英雄并世不相容,割據(jù)山川計亦窮。溝水已東全入漢,淮陰誰復議元功。
- 閑房書事示五弟及諸侄等獻肅公老病歸休得桶樓,吾廬蕭酒樂天倪。北窗偃臥都何有,東閣過從亦自揆。碧檜輕煙無鳥哢,綠槐風細或蟬嘶。世間萬事全如夢,豈得南華物我齊。
- 浣溪沙花露濃沾桂棹香。柳風輕拂葛衣涼。放歌深入水云鄉(xiāng)。荷葉杯中傾綠醑,瓜皮船上載紅汝。都堂何似住溪堂。
- 和趙積中白蓮三首清風習習晚香微,坐使詩人賦采菲。想見溫泉初濯玉,侍兒嬌擁太真妃。
- 采蓮實催/采蓮令露華霞液,云槳椒醑,姿玉斝金罍。交酬成雅會。拚沈醉。中山千日,未為長久,今此陶陶一飲,動經萬祀。陳果蓏,皆是奇異。似瓜如斗盡備。三千歲。一熟珍味。飣坐中,瑩似玉、爽口流涎,三偷不枉,西真指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