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深《游爛柯山四首》
尋源路不迷,絕頂與云齊。坐引群峰小,平看萬(wàn)木低。
雙林春色上,正有子規(guī)啼。
嵌空橫洞天,磅礴倚崖巘。宛如虹勢(shì)出,可賞不可轉(zhuǎn)。
真興得津梁,抽簪永游衍。
羽客無(wú)姓名,仙棋但聞見(jiàn)。行看負(fù)薪客,坐使桑田變。
懷古正怡然,前山早鶯囀。
稽首期發(fā)蒙,吾師豈無(wú)說(shuō)。安禪即方丈,演法皆寂滅。
鳴磬雨花香,齋堂飯松屑。
注釋參考
安禪
佛教語(yǔ)。指靜坐入定。俗稱打坐。 南朝 梁 張纘 《南征賦》:“尋太傅之故宅,今筑室以安禪?!?唐 王維 《過(guò)香積寺》詩(shī):“薄暮空潭曲,安禪制毒龍。” 宋 陸游 《病退》詩(shī):“美睡三竿日,安禪半篆香?!?清 讀徹 《送郎癯入匡山》詩(shī):“偶向 匡 廬去,安禪第幾重?” 清 黃景仁 《題上方寺》詩(shī):“試問(wèn)安禪者,能忘入世情?”
方丈
方丈 (fāngzhàng) 一丈見(jiàn)方 square zhang 室僅方丈,可容一人居?!鳌?歸有光《項(xiàng)脊軒志》 平方丈 square zhang 方丈 (fāngzhàng) 佛寺或道觀中住持住的房間,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為一丈,故名 abbot’s room 也指佛寺或道觀的住持 Buddhist abbot演法
(1).宣講教義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論贊》:“亦猶文士製碑,序終而續(xù)以銘曰;釋氏演法,義盡而宣以偈言。” 唐 李深 《游爛柯山》詩(shī)之四:“安禪即方丈,演法皆寂滅。” 明 單本 《蕉帕記·揭果》:“那日演法之時(shí),天曹便欲誅戮。又虧 長(zhǎng)春子 求饒,留汝性命?!?/p>
(2).謂傳布教義的方式。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一:“喇嘛一教,較浮屠、天方尤為誕罔……其演法則有‘跳布札’、‘放烏’、‘卜藏’諸技。”
寂滅
寂滅 (jìmiè) 消滅;消逝 fade out 樓下的人聲漸漸寂滅了 佛教用語(yǔ)?!澳鶚劇钡囊庾g。指超脫生死的理想境界 nirvana李深名句,游爛柯山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