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文同《劉生》:
歷古推任俠,彼劉生者何。
提槌擊朱亥,引劍刺荊軻。
飲肆扶頭出,歌樓掉臂過。
無人繼義勇,關(guān)隴氣消磨。
注釋參考
槌擊
敲擊。 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二:“人相毆、以物相擊,皆謂之打,而工造金銀器亦謂之打可矣,蓋有槌擊之義也?!?/p>
朱亥
戰(zhàn)國 時俠客, 魏 大梁 人。有勇力,隱于屠肆。 秦 兵圍 趙 , 信陵君 既計竊兵符,帥 魏 軍,又慮 魏 將 晉鄙 不肯交兵權(quán),遂使, 亥 以鐵椎擊殺 晉鄙 ,奪 晉鄙 軍以救 趙 。事見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。 唐 高適 《古大梁行》:“俠客猶傳 朱亥 名,行人尚識 夷門 道?!?明 許自昌 《水滸記·遣訊》:“勇能挾 荊軻 之劍,義堪提 朱亥 之椎?!?/p>
荊軻
荊軻 (Jīng Kē) (?—前 227年) 中國戰(zhàn)國末年刺客。衛(wèi)國人。好讀書擊劍,結(jié)交名人。至燕國后,由田光介紹,被燕國太子丹拜為上卿。當(dāng)時,秦軍來滅亡韓國,趙國兵臨燕國南境,燕太子丹十分恐懼,決定派他去秦國,以進(jìn)獻(xiàn)燕國督亢(今河北涿縣、定興、新城、固安一帶)地圖和秦逃將樊于期人頭晉見秦王贏政。秦王命令在咸陽舉行隆重接見儀式。獻(xiàn)圖時,圖窮而匕首見,他行刺秦王不中,被當(dāng)場殺死 Jin Ke 荊軻有所待,欲與俱。(荊軻等待著另一個人,想要同他一起去。)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》 至丹以 荊卿為計。(丹,指燕太子丹。荊卿為計,指太子丹密遣劍俠荊軻入秦,以獻(xiàn)燕國地圖為名,謀刺秦王一事。后因謀剌失敗,荊軻被殺。)—— 宋· 蘇洵《權(quán)書·六國論》文同名句,劉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