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邵定《婆餅焦》:
婆餅焦,罪在妾,妾不能家家道缺。
冬裘不完夏糧絕,愁得鬢成雪。
朝看婆鬢兮眼滴血,暮思婆鬢兮心刮鐵。
草枯東風吹不活,妾哀事姑無歲月。
行人誤吸賤妾言,謂鬢殊不然,婆鬢不復玄。
偶焦一餅尚可煎,別煎好餅供婆餐。
餅焦自擇饤下盤,留取來年補漏天。
注釋參考
滴血
(1).舊時用血辨別親屬真?zhèn)沃ā?jù)說至親之血,共滴水中則相凝合,驗尸時,以生者之血滴死者骨上則滲入。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滴血》:“驗尸有滴血之法,其來已久……然則滴血之法,其起于六朝歟?”參見“ 滴骨親 ”。
(2).指杜鵑的啼鳴。相傳杜鵑啼至滴血乃止。 唐 陸龜蒙 《子規(guī)》詩:“高處已應聞滴血,山榴一夜幾枝紅?!?唐 韓偓 《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》詩:“ 蜀 魄未歸長滴血,祇應偏滴此叢多?!?/p>
邵定名句,婆餅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