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哲《蘇幕遮》:
性為真,身是假。
認(rèn)取圓成,可可頻占惹。
自是康強(qiáng)惺復(fù)灑。
靜里搜閑,急刀投嬰姹。
說良因,談道話。
開廓靈明,拯出根源也。
一顆神珠無有價。
袞上瑤臺,永永長游冶。
注釋參考
良因
(1).佛教語。好因緣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凈行詩》之六:“令名且云重,豈若樹良因?!眳⒁姟?因緣 ”。
(2).可靠的依托。 唐 劉長卿 《題靈佑上人法華院木蘭花》詩:“高柯儻為檝,渡海有良因。”
(3).好機(jī)會。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蔡少霞》:“﹝鹿幘人﹞謂 少霞 曰:‘召君書此,賀遇良因?!?/p>
道話
(1).攀談;搭話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一:“欲得三箇月道話,何必留房緡,俗之甚也。”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下:“軍師問 龐統(tǒng) ,言曰:‘前者説四郡時, 龐統(tǒng) 言曰,曾與 黃忠 道話。’”《水滸傳》第二四回:“那婦人道:‘混沌魍魎,他來調(diào)戲我,倒不吃別人笑。你要便自和他道話,我卻做不的這樣的人?!?/p>
(2).有關(guān)習(xí)佛修道的談話。 宋 王十朋 《薛師約撫干召飯于圓通寺主僧瀹茗索詩》:“儒餐慣蔬飯,道話便茶甌?!?/p>
王哲名句,蘇幕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