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豐《擬試以蟲鳴秋》:
大化轉(zhuǎn)無休,蟲那得自由。
暗中誰擘口,閒里共鳴秋。
氣感蟾蜍冷,聲歸蟋蟀愁。
幽閨勤杼柚,遠(yuǎn)塞急衾裘。
豈不便鉗口,而猶強(qiáng)出頭。
呶呶竟無益,也勝喚晴鳩。
注釋參考
蟾蜍
蟾蜍 (chánchú) 俗稱癩蛤蟆,兩棲動物,體表有許多疙瘩,能分泌粘液,吃昆蟲、蝸牛等小動物 toad 下有蟾蜍,張口承之?!逗鬂h書·張衡傳》 指月球,因?yàn)閭髡f月亮里有三條腿的蟾蜍 the moon蟋蟀
蟋蟀 (xīshuài) 蟋蟀科的跳躍昆蟲的通稱,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發(fā)出唧唧聲而著稱。觸角較身軀為長 cricket曾豐名句,擬試以蟲鳴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0
糾錯
猜你喜歡
詩詞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