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安石《金山寺》:
招提憑高岡,四面斷行旅。
勝地猶在險(xiǎn),浮梁裊相拄。
大江當(dāng)我前,颭滟翠綃舞。
通流與廚會(huì),甘美勝牛乳。
扣欄出黿鼉,幽姿可時(shí)睹。
夜深殿突兀,太微凝帝宇。
壁立兩崖對,迢迢隔云雨。
天多剩得月,月落聞津鼓。
夜風(fēng)一何暄,大舶夾雙櫓。
顛沉在須臾,我自檝迎汝。
始知像教力,但度無所苦。
憶昨狼狽初,只見石與土。
榮華一朝盡,土??崭﹥E。
人事隨轉(zhuǎn)燭,蒼茫竟誰主。
咄嗟檀施開,繡楹盤萬礎(chǔ)。
高閣切星辰,新秋照牛女。
湯休起我病,轉(zhuǎn)上青天去。
攝身凌蒼霞,同憑朱欄語。
我歌爾其聆,幽憤得一吐。
誰言張?zhí)幨?,雄筆映千古。
注釋參考
爾其
連詞。表承接。辭賦中常用作更端之詞。猶言至于,至如。 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“爾其地勢則 武闕 關(guān)其西, 桐栢 揭其東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史傳》:“爾其實(shí)録無隱之旨,博雅弘辯之才,愛奇反經(jīng)之尤,條例踳落之失, 叔皮 論之詳矣?!?唐 杜甫 《鵰賦》:“爾其鶬鴰鳵鶂之倫,莫益於物,空生此身?!?明 徐渭 《牡丹賦》:“爾其 月陂 隄上, 長壽 街東, 張家 園林, 汾陽 宅中,當(dāng)春光之既和,正亭榭之載營?!?/p>
幽憤
幽憤 (yōufèn) 隱藏在內(nèi)心里的怨憤 hidden resentment;dumb anger得一
(1).得道?!独献印罚骸拔糁靡徽撸禾斓靡灰郧?;地得一以寧;神得一以靈;谷得一以盈;萬物得一以生;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?!?王弼 注:“一,數(shù)之始而物之極也,各是一物之生,所以為主也。物皆各得此一以成。”《呂氏春秋·論人》:“無以害其天則知精,知精則知神,知神之謂得一。凡彼萬形,得一后成。” 高誘 注:“一,道也。天道生萬物,萬物得一乃(后)成也。”《楚辭·遠(yuǎn)游》:“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,羨 韓眾 之得一。” 王逸 注:“喻古先圣獲道純也?!?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承前王之清誨,曰天道之無親;澄得一以作鑒,恒輔善而佑仁?!?北周 庾信 《周祀圜丘歌·皇夏》:“得一惟清,於萬斯寧?!?/p>
(2).天的代稱。 唐 無名氏 《鴻慶寺碑》:“上奉得一,下及七世父母,法界眾生。”
王安石名句,金山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