燔燒陽自招,沈溺陰自致。
出自宋朝王安石《擬寒山拾得二十首》
若言夢是空,覺後應(yīng)無記。
若言夢非空,應(yīng)有真實事。
燔燒陽自招,沈溺陰自致。
令汝嘗驚魘,豈知安穩(wěn)睡。
注釋參考
燔燒
焚燒?!稘h書·馮奉世傳》:“﹝ 羌 ﹞攻 隴西 府寺,燔燒置亭,絶道橋,甚逆天道。” 宋 張知甫 《可書》:“ 江 東 太平州 有回祿之患,燔燒殆盡,死於火者數(shù)千人?!?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二篇:“ 秦 燔燒經(jīng)籍, 濟南 伏生 抱書藏山中。”
自招
(1).自??;自致。《后漢書·獨行傳·譙玄》:“君高節(jié)已著,朝廷垂意,誠不宜復(fù)辭,自招兇禍?!?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卷四:“ 亶 掩泣而言曰:‘罪過自招,自滅自消,豈敢更將面目,來污圣朝?!?宋 真德秀 《再守泉州勸農(nóng)文》:“比之游惰廢業(yè),自取飢寒,放蕩不謹,自招危辱者,相去遠矣?!?/p>
(2).自己供認?!毒劳ㄑ浴び裉么郝潆y逢夫》:“ 劉爺 看了書吏所録口詞,再要拷問,三人都不打自招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頤養(yǎng)·行樂》:“此皆 湖上笠翁 瞞人獨做之事,筆機所到,欲諱不能,俗語所謂不打自招者非乎。”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<中國新文學(xué)大系>小說二集序》:“ 許欽文 自名他的第一本小說集為《故鄉(xiāng)》,也就是在不知不覺中,自招為鄉(xiāng)土文學(xué)的作者?!?/p>
沈溺
亦作“沉溺”。1.沉沒在水中?!俄n非子·說疑》:“此十二子者……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じ地艂鳌罚骸?孫權(quán) 遣兵入海,漂浪沉溺,畧無孑遺?!薄端疂G傳》第一百回:“比及水勢四散退去,城內(nèi)軍民沉溺的,壓殺的,已是無數(shù)?!?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二三:“他們擎起兩臂,搖動著,招引著,有如沉溺在波浪中的人。”
(2).謂陷入某種困境或苦難中。 漢 司馬遷 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僕雖怯懦,欲茍活,亦頗識去就之分矣,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!” 汪靜之 《伊底眼》詩:“伊底眼變成憂愁的引火線了;不然,何以伊一盯著我,我就沉溺在愁海里了呢?” 楊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一章:“我總盼望你--盼望黨來救我這快要沉溺的人。”
(3).比喻苦難、痛苦的處境。 漢 司馬相如 《難蜀父老》:“夫拯民於沉溺,奉至尊之休德,反衰世之陵夷,繼 周 氏之絶業(yè),天子之亟務(wù)也。”
(4).沉淪,隱伏。 宋 曾鞏 《奏乞與潘興嗣子推恩狀》:“蓋枯槁沉溺,其守至難,故其人至少?!?/p>
(5).泯滅。 明 鄭若庸 《玉玦記·投賢》:“只為艷笙歌糊涂了金石奏,濫杯觴沉溺了鐘鼎謀?!?/p>
(6).指被埋沒的賢才。 唐 李翱 《卓異記·敘封禪併兩朝》:“ 高祖 仗黃鉞而救黎元,錫玄珪而拯沉溺?!?/p>
(7).沉迷,迷戀。 漢 荀悅 《漢紀·武帝紀四》:“ 漢 興,諸侯王率多驕淫失道,何則:沉溺於放恣之中,居勢使之然也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勖學(xué)》:“或沉溺於聲色之中,或驅(qū)馳於競逐之路?!?明 李贄 《復(fù)鄧石陽書》:“弟則真為下下人説,恐其沉溺而不能出,如今之所謂出家兒者,祇知有持鉢餬口事耳?!?端木蕻良 《吞蛇兒》:“他只沉溺地想著怎樣能使春天來得快點,自己怎樣該作一些從心愿意作的事情?!?/p>
(8).風(fēng)濕病。《左傳·成公六年》:“ 郇瑕氏 土薄水淺……於是有沉溺重膇之疾?!?杜預(yù) 注:“沉溺,濕疾?!?/p>
自致
(1).竭盡自己的心力?!墩撜Z·子張》:“ 曾子 曰:‘吾聞諸夫子,人未有自致者也,必也親喪乎。’”
(2).憑主觀努力而得?!赌鲜贰ぺw知禮蔡徵等傳論》:“ 希祥 勞臣之子,才名自致,跡涉便佞,貞介所羞?!?唐 杜甫 《送顧八分》詩:“烈士惡茍得,俊杰思自致?!?宋 曾鞏 《墨池記》:“ 羲之 之書,晚乃善;則其所能,蓋亦以精力自致者,非天成也。” 清 譚嗣同 《治事篇·學(xué)會》:“人人可以自致,處處可以見功,夫何憚而久不為也。”
(3).謂將精力用在某一方面。 清 譚嗣同 《與唐紱丞書》:“雖然,三十曰壯,坐此縈繚遲回,卒不克自致于當(dāng)世有用之學(xué)。”
(4).自己表達?!抖Y記·郊特牲》:“祭祀之相,主人自致其敬,盡其嘉,而無與讓也?!?/p>
(5).猶自給;親自料理、備辦?!蛾悤の膶W(xué)傳·褚玠》:“ 玠 在任歲餘,守祿俸而已,去官之日,不堪自致,因留縣境,種蔬菜以自給?!?宋 曾鞏 《洪渥傳》:“其孥蓋弱,力不能自致,其兄益已老矣,無可奈何,則念輒悲之?!?清 曾國藩 《陳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銘》:“ 陳君 之病,凡三閲月矣,安人單憂極瘁,衣不解帶者四十餘日,凡可以自致者,無弗致也。”
(6).謂自喪其身?!缎挛宕贰x臣傳·桑維翰》:“﹝ 張彥澤 ﹞告 德光 曰:‘ 維翰 自縊?!?德光 曰:‘我本無心殺 維翰 , 維翰 何必自致。’”
(7).自至其處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喻巴蜀檄》:“道里遼遠,山川阻深,不能自致?!?/p>
王安石名句,擬寒山拾得二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