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允平《疏影》:
先生遺墨有感,借韻以賦。
千峰翠玉。
送孤云伴我,羅窗清宿。
拂曉憑虛,春碧生寒,衣單瘦倚筇竹。
東風(fēng)不解吹愁醒,但芳草、溪城南北。
認(rèn)霧鬟,遙鎖修顰,眉嫵為誰愁獨(dú)。
。
江上輕鷗似識,背昭亭兩兩,飛破晴淥。
一片蒼煙,隔斷家山,夢繞石窗蘿屋。
相看不厭朝還暮,算幾度、赤闌干曲。
待倩詩、收拾歸來,寫作臥游屏幅。
注釋參考
先生
先生 (xiānsheng) Mr.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個習(xí)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稱別人的丈夫或?qū)θ朔Q自己的丈夫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(dāng)先生 舊時稱以說書、相面、算卦、看風(fēng)水等為職業(yè)的人 算命先生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 老師 teacher 從先生授經(jīng)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醫(yī)生 doctor遺墨
遺墨 (yímò) 死者留下來的親筆書札、文稿、字畫等 caligraphy painting,etc.,left behind by deceased有感
有感觸;有感受。 宋 梅堯臣 《河陽秋夕夢與永叔游嵩》詩:“攬衣方有感,還喜問來音?!?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劉磵香父子遺詩》:“先 磵翁 歿,以諸生終,未竟所學(xué),同人咸深惜之。記所見二章,如《梅雨有感》云:‘移榻向窗下,神意殊弗適?!?/p>
借韻
五、七言近體詩,如首句入韻而借用可以通押的旁韻,稱為借韻。 宋 嚴(yán)羽 《滄浪詩話·詩體》:“有借韻。”原注:“如押‘七之’韻,可借‘八微’或‘十二齊’韻是也。” 郭紹虞 校釋:“此當(dāng)指 宋 時《廣韻》或《集韻》韻目通用之例?!?清 錢大昕 《十駕齋養(yǎng)新錄·借韻》:“五、七言近體第一句借用旁韻,謂之借韻。 唐 詩‘犬吠水聲中,桃花帶雨濃’( 李白 《訪戴天山道士不遇》詩?!小?,《廣韻》屬‘東’韻;‘濃’,屬‘鐘’韻),‘錦幃初卷 衛(wèi)夫人 ,繡被猶堆 越鄂君 ’( 李商隱 《牡丹》詩。‘人’,《廣韻》屬‘真’韻;‘君’,屬‘文’韻),始啟其端。至 皮 ( 皮日休 )、 陸 ( 陸龜蒙 )《松陵集》,則舉之不勝舉矣。 宋 人借韻尤多。近代名家以此為戒,此后生之勝于前賢者。”
陳允平名句,疏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