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高宴于柏梁
出自南北朝沈約《八詠詩 解佩去朝市》:
去朝市。
朝市深歸暮。
辭北纓而南徂。
浮東川而西顧。
逢天地之降祥。
值日月之重光。
當伊仁之菲薄。
非余情之信芳。
充待詔于金馬。
奉高宴于柏梁。
觀鬬獸于虎圈。
望窈窕于披香。
游西園兮登銅雀。
攀青瑣兮眺重陽。
講金華兮議宣室。
晝武帷兮夕文昌。
佩甘泉兮履五柞。
簪枍栺兮紱承光。
托后車兮侍華幄。
游渤海兮泛清漳。
天道有盈缺。
寒暑遞炎涼。
一朝賣玉碗。
眷眷惜余香。
曲池無復處。
桂枝亦銷亡。
清廟徒肅肅。
西陵久茫茫。
薄暮余多幸。
嘉運重來昌。
忝稽郡之南尉。
典千里之光貴。
別北芒于濁河。
戀橫橋于清渭。
望前軒之早桐。
對南階之初卉。
非余情之屢傷。
寄茲焉兮能慰。
眷昔日兮懷哉。
日將暮兮歸去來。
注釋參考
高宴
見“ 高宴 ”。
亦作“ 高讌 ”。盛大的宴會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八詠詩·解佩去朝市》:“充待詔于 金馬 ,奉高宴于 柏梁 ?!薄端鍟ひ魳分鞠隆罚骸拜d擇良辰,式陳高宴?!?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李賓客一百韻》:“高宴諸侯禮,佳人上客前?!?清 姚瑩 《論詩絕句》之三:“高讌陳詩 銅雀臺 , 子桓 兄弟不須猜;胡牀粉髻天人語,獨有 思王 八斗才。”
柏梁
(1).指 柏梁臺 。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其后則又作 柏梁 、銅柱、承露僊人掌之屬矣?!?南朝 梁 江淹 《倡婦自悲賦》:“去 栢梁 以掩袂,出 桂苑 而斂眉?!?唐 李白 《雙燕離》詩:“ 柏梁 失火去,因入 吳 王宮?!?明 劉基 《次韻和石末公見寄》之五:“ 漢 殿千門錦繡開,不堪一夜 柏梁 災。”
(2).借指宮廷。 唐 韋渠牟 《覽外生盧綸詩因以示此》詩:“終期內(nèi)殿聯(lián)詩句,共汝朝天會 柏梁 ?!眳⒁姟?柏梁臺 ”。
(3).指《柏梁詩》。 唐 元稹 《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》序:“逮至 漢武 ,賦《柏梁》詩而七言之體具。” 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困學紀聞·評詩》:“ 韓子蒼 曰:‘《柏梁》作而詩之體壞;《河梁》作而詩之意乖。’”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七言律》:“自《古詩十九首》以五言傳,《柏梁》以七言傳,於是才士專以五七言為詩。”
(4).泛稱應(yīng)制詩。 唐 張九齡 《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》:“飽德君臣醉,連歌奉《柏梁》?!眳⒁姟?柏梁體 ”。
(5).指柏梁體。 金 王偓 《古仙人辭》序:“得古仙人詞於壁間……觀其體則柏梁,事則終始二 漢 ,字畫在 鐘 王 之間?!眳⒁姟?柏梁體 ”。
沈約名句,八詠詩 解佩去朝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