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洋《寄題鄧成這粟庵》:
一粟本非慳,縱橫透入關(guān)。
要知千種解,不離一塵間。
透徹通真境,拘留即妄攀。
須彌聊比喻,未是最高山。
注釋參考
透徹
透徹 (tòuchè) 顯明通徹 clear 溪光初透徹,秋色正清華?!拍痢额}白蘋州詩》 通明靈活 clever 透徹玲瓏,不可湊泊?!稖胬嗽娫挕? 深入,完全了解 penetrating;thorough;incisive;profound 分析得透徹真境
道教之地。亦指仙境。 唐 王昌齡 《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》詩之三:“暫因問俗到真境,便欲投誠依道源?!?宋 李彌遜 《渡橫溪》詩:“塵埃何處尋真境?試逐寒流認落花。”《宋史·樂志》:“ 蓬萊 邃館,金碧照三山,真境勝人間。” 清 黃鷟來 《和陶飲酒》詩之十三:“於世苦紛糾,睡鄉(xiāng)覓真境?!?/p>
拘留
拘留 (jūliú) 扣留,拘禁;gong{1*1}安機關(guān)在緊急時刻對需要受偵察的人依法暫時扣押;將違反治安管理的人關(guān)在gong{1*1}安機關(guān)拘留所內(nèi),一般不超過十五天,是一種行政處罰 take in to custody王洋名句,寄題鄧成這粟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