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義有相權(quán),潔身非至理
出自宋代王安石《三戰(zhàn)敗不羞》:
三戰(zhàn)敗不羞,一官遷輒喜。
古人思慰親,愧辱寧在己。
於陵避兄食,織屨仰妻子。
思義有相權(quán),潔身非至理。
注釋參考
思義
(1).想著道義?!墩撜Z·子張》:“士見危致命,見得思義?!薄蹲髠鳌ふ压辍罚骸胺灿醒?dú)猓杂袪幮?,故利不可?qiáng),思義為愈?!?/p>
(2).思辨能力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三:“﹝ 淳于智 ﹞性深沉,有思義?!?/p>
(3).研求要旨,探究大義。 唐 韓愈 《贈(zèng)別元十八協(xié)律》詩之五:“讀書患不多,思義患不明?!?/p>
有相
(1).謂有貴相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命義》:“猶 高祖 初起,相工入 豐 沛 之邦,多封侯之人矣。未必老少男女俱貴而有相也?!薄侗笔贰R紀(jì)中·文宣帝》:“﹝ 武明太后 ﹞及產(chǎn),命之曰 侯尼于 , 鮮卑 言有相子也?!?唐 白居易 《自詠》:“形容瘦薄詩情苦,豈是人間有相人?”
(2).指有貴相的人?!短綇V記》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《廣異記·閻庚》:“鬼云:‘ 庚 命貧,無位祿。’ 仁亶 問:‘何以致之?’鬼云:‘或絆得佳女,配之有相,當(dāng)能得耳。’”
(3).佛教語。佛教主張萬有皆空,心體本寂。稱造作之相或虛假之相為“有相”。相,指事物的形象狀態(tài)。 唐 一行 《大日經(jīng)疏》卷一:“可見可現(xiàn)之法,即為有相;凡有相者,皆是虛妄?!?唐 姚合 《過欽上人院》詩:“有相無相身,唯師説始真?!?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原名》:“何謂違宗?彼以物有如種極微也。而忌言人有菴摩羅識(shí)。因言無相者無有。詰之曰:如種極微有相不?則解矣?!?/p>
潔身
潔身 (jiéshēn) 使自己保持清白 preserve one’s purity 潔身守道至理
至理 (zhìlǐ) 最正確或最根本的道理 truth axiom;maxim;famous distum,golden saying; 團(tuán)結(jié)御侮,自然是至理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best politics王安石名句,三戰(zhàn)敗不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