愁聞羌雛吼玉笛,羞見公子馱金鞍
出自宋代趙必象《南山賞梅分韻得觀字》:
老梅百窠霸騷壇,崢嶸鐵骨傲歲寒。
千枝萬枝凍欲槁,一花兩花春尚慳。
愁聞羌雛吼玉笛,羞見公子馱金鞍。
芳魂久嫁逋仙去,怨云恨雨迷孤山。
憔悴獨(dú)醒者,納交惟芷蘭。
江南窮詩人,鄙哉弟山礬。
甚而含毫吮墨之俗子,或比之粉面之何郎、玉肌之阿環(huán)。
梅花酷怕渠點(diǎn)涴,所以未破冰雪顏。
與其玉堂兮金屋,孰若竹籬茅舍幽且閒。
與其狀元兮宰相,孰若收香斂華林壑間。
逆知梅意同我意,詩人合作如是觀。
注釋參考
玉笛
(1).玉制的笛子?!段骶╇s記》卷三:“ 秦 咸陽宮 有玉笛長(zhǎng)二尺三寸,二十六孔。吹之則見車馬山林,隱隱相次,息亦不見,名曰:昭華之琯?!?/p>
(2).笛子的美稱。 唐 李白 《春夜洛城聞笛》詩:“誰家玉笛暗飛聲,散入春風(fēng)滿 洛 城。” 宋 辛棄疾 《臨江仙·醉宿崇福寺》詞:“莫向空山吹玉笛,壯懷酒醒心驚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鳳仙》:“ 劉 視牀頭樂具畢備,遂取玉笛請(qǐng)為翁壽。”
(3).指笛聲。 明 高濂 《玉簪記·情見》:“聽玉笛驚春怨,此際愁腸千萬段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(bǔ)遺》卷三引 石學(xué)仙 《過故居》詩:“風(fēng)迴玉笛夕陽斜,誰傍山陽譜落花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