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(yīng)同太史笑,有副藏名山
出自宋代劉宰《和李果州同游茅山贈》:
我家荊溪東,矮屋八九間。
石田人不耕,自占水一灣。
十年去城市,樂此清晝閒。
飽聞西州英,奧學(xué)窺孔顏。
見賢豈無時,洋開水潺潺。
朅來潔齊俟,一語開冥頑。
錦機(jī)神所秘,啟示不吾慳。
追隨妙高如,勇往不作艱。
蹇步驅(qū)弗前,逸駕杳難攀。
惆悵默無言,詩卷慚空還。
三茅在何許,天末聾髻鬟。
勝處不可窮,老我賞窺斑。
幽人去不歸,夜鶴守松關(guān)。
夫君金玉姿,秀氣趣人寰。
興來得同游,句就知難刪。
應(yīng)同太史笑,有副藏名山。
注釋參考
太史
太史 (tàishǐ) 官名。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,朝廷大臣。后職位漸低,秦稱太史令,漢屬太常,掌天文歷法。魏晉以后太史僅掌管推算歷法。至明清兩朝,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(fù)責(zé),又稱翰林為太史 an official who holds astronom and calendar 指司馬遷所著的《史記》 Historical Records written by Si Maqian 參之太史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名山
1.著名的大山。古多指五岳。 2.指可以傳之不朽的藏書之所。 3.借指著書立說。劉宰名句,和李果州同游茅山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