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劉與三蔡,相牖如塤篪
出自宋代陳普《云莊勸學(xué)》:
百川皆望東,三才同面離。
半圭崇幼德,六矢志男兒。
孟子道非高,周公言非欺。
要須辨方位,乃識窮陬維。
自從學(xué)校廢,俗敝柏梁詩。
英才陸沈盡,卓犖非無資。
下車眾皆悅,茍且遂成癡。
混澒聲一概,沈痼星千期。
天生紫陽子,纓冠而救之。
萬類始根理,六經(jīng)初有師。
立心辨邪正,成德在勤嬉。
曾參作門戶,夫子為根涯。
有位民物康,在家兄弟宜。
敬義貫心筠,德業(yè)暢根枝。
行遠(yuǎn)必自邇,登高必自卑。
不從灑掃起,何以為類推。
群居不及義,游宴日相追。
失學(xué)莫此甚,一成而百隳。
時文筑衰末,不直埋馬帷。
六經(jīng)不勤讀,學(xué)荒身亦危。
二劉與三蔡,相牖如塤篪。
師門賴有嗣,流澤今未衰。
子孫欲不墜,祖訓(xùn)勤奉持。
不失伯牙心,不患無子期。
注釋參考
二劉
(1).指前、后 漢 開國之君 劉邦 、 劉秀 ?!稌x書·石勒載記下》:“朕當(dāng)在二 劉 之間耳, 軒轅 豈所擬乎!”
(2).指 隋 經(jīng)學(xué)家 劉炫 、 劉焯 ?!端鍟と辶帧㈧虃鳌罚骸?劉炫 聰明博學(xué),名亞於 焯 、故時人稱二 劉 焉?!?皮錫瑞 《經(jīng)學(xué)歷史》七:“ 隋 之二 劉 ,冠冕一帶。 唐 人作疏,《詩》《書》皆本二 劉 。”
(3).指 漢 劉向 、 劉歆 父子。 宋 周必大 《二老堂詩話·陸務(wù)觀說東坡三詩》:“ 曾吉甫 侍郎藏 子瞻 《和錢穆文》詩真本,所謂‘大筆推君 西漢 手,一言寘我二 劉 間’者,其自注云:‘ 穆文 嘗草某答詔,以 歆 向 見喻,故有此句。’”
(4).指 明 劉鈗 、 劉棨 。《明史·劉珝傳》:“﹝ 劉鈗 ﹞博學(xué)有行誼,與 長洲 劉棨 并淹貫故實,時稱‘二 劉 。’”
(5).指 清 劉寶楠 、 劉文淇 ?!肚迨犯濉と辶謧魅氶罚骸癌z 寶楠 ﹞為諸生時,與 儀徵 劉文淇 齊名,人稱 揚州 二 劉 ?!?/p>
三蔡
宋 蔡確 、 蔡卞 、 蔡京 三人的合稱。《宋史·姦臣傳一·邢恕》:“ 恕 善為表襮,蚤致聲名,而天資反覆,行險冒進(jìn),為 司馬光 客即陷 光 ,附 章惇 即背 惇 ,至與三 蔡 為腹心,則之死弗替。”
塤篪
(1).亦作“ 壎箎 ”。亦作“塤篪”。亦作“塤箎”。亦作“塤竾”。2.塤﹑篪皆古代樂器,二者合奏時聲音相應(yīng)和。因常以"塤篪"比喻兄弟親密和睦。 3.比喻互相呼應(yīng)和配合。 4.借指兄弟。
陳普名句,云莊勸學(xu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速清助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