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品若瓊?cè)?,二品罕所?/h1>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嘗何》:
忽有西山使,始遺七品茶。
末品無水暈,六品無沉柤。
五品散云腳,四品浮粟花。
三品若瓊?cè)?,二品罕所?/span>。
絕品不可議,甘香焉等差。
一日嘗一甌,六腑無昏邪。
夜枕不得寐,月樹聞啼鴉。
憂來唯覺衰,可驗唯齒牙。
動搖有三四,妨咀連左車。
發(fā)亦足驚疏,疏疏點霜華。
乃思平生游,但恨江路賒。
安得一見之,煮泉相與夸。
注釋參考
三品
(1).三種,三類?!兑住べ恪罚骸發(fā)iu{1*1}四:悔亡,田獲三品?!?高亨 注:“田,獵也。品,種也。筮遇此爻,其悔將亡,行獵將得三種獵物?!薄稌び碡暋罚骸柏守曃┙鹑贰!?孔 傳:“金、銀、銅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 鄭玄 以為銅三色也?!薄短綇V記》卷四○一引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·張彥》:“ 巴巫 間,民多積黃金,每有聚會,即于席上列三品,以夸尚之?!?/p>
(2).三等,即上、中、下三等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政理》:“政有三品:王者之政化之;霸者之政威之;彊者之政脅之?!薄逗鬂h書·循吏傳·秦彭》:“每於農(nóng)月,親度頃畝,分別肥塉,差為三品。”《隋書·經(jīng)籍志序》:“ 煬帝 即位,秘閣之書,限寫五十副本,分為三品:上品紅琉璃軸,中品紺琉璃軸,下品漆軸。” 清 王夫之 《知性論》:“以三品為性,要其終而言之,三品者非無所自成?!?/p>
瓊?cè)?/h3>
(1).猶玉液,仙漿。 宋 梅堯臣 《紅鸚鵡賦》:“雖使飲瓊?cè)椋牡窈?,以充飢渴……又奚得於烏鳶之與雞雛?” 宋 蘇轍 《巫山廟》詩:“泊然沖虛渺無營,朝餐屑玉嚥瓊?cè)??!?/p>
(2).溶洞中水滴的美稱。 宋 林景熙 《大滌洞天》詩:“褰衣下側(cè)逕,層嵐結(jié)瓊?cè)??!?/p>
(3).指泉水。 元 迺賢 《孔林瑞槐歌》:“密樹幡空擁翠云,深根貫石流瓊?cè)?。?/p>
(4).喻茶水上的浮沫。 宋 謝逸 《謁金門》詞:“沉水煙,橫香霧,茗椀浮瓊?cè)??!?/p>
梅堯臣名句,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嘗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