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叔美《金塔》:
金溪有金源,昔我未嘗造。
因逢吳道士,言此山水好。
金僧來自蜀,所至事幽討。
地名適相符,結(jié)茅遂棲老。
一朝入石塔,千載錮其寶。
白云何漫漫,流水亦浩浩。
相傳石井頭,鞋跡猶可考。
安知斯塔內(nèi),歲久骨應(yīng)槁。
龕燈長不滅,落葉風(fēng)自掃。
山僧具茗酌,言話頗知道。
請(qǐng)題壁間詩,茲行殊草草。
所欣得二趙,登覽散中抱。
日午餉田家,壺觴共傾倒。
素心愜清賞,恨不避喧早。
偶尋幽侶出,徵逐非所好。
歸途霜月下,誰鼓更漸報(bào)。
明朝人事乖,相望不可到。
注釋參考
素心
(1) [one's wish]∶本心;素愿
與素心相違
(2) [pure-minded]∶心地純潔
素心人
詳細(xì)解釋(1).本心;素愿?!稌x書·孫綽傳》:“播流 江 表,已經(jīng)數(shù)世,存者長子老孫,亡者丘隴成行,雖《北風(fēng)》之思,感其素心,目前之哀,實(shí)為交切?!?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陶潛<田居>》:“但愿桑麻成,蠶月得紡績(jī)。素心正如此,開徑望三益?!?唐 李白 《贈(zèng)從弟南平太守之遙》詩之二:“素心愛美酒,不是顧專城?!薄毒劳ㄑ浴に尴阃埡朴鳅L鶯》:“今君猶未娶,妾亦垂髫,若不以丑陋見疏……成兩姓之好,無七出之玷,此妾之素心也?!?/p>
(2).純潔的心地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弱不好弄,長實(shí)素心?!?宋 胡錡 《耕祿藁·代耒牟謝表》:“鬖鬖黃髮,老風(fēng)雪之彫殘;皦皦素心,抱冰霜之潔白?!?清 方文 《潤州訪錢馭少》詩:“見我入門驚且喜,素心相對(duì)如秋水?!?郭沫若 《路畔的薔薇》:“薔薇喲,我雖然不能供養(yǎng)你以春酒,但我要供養(yǎng)你以清潔的流泉、清潔的素心。”
(3).指素心蘭花。 清 惲敬 《與廖永亭書》:“仁弟不恥下問,故一一詳之,附上素心兩器,惜無磁斗,然已伏盆,不必易也?!眳⒁姟?素心蘭 ”。
清賞
清賞 (qīngshǎng) 清玩 curious避喧
見“ 避喧 ”。
亦作“ 避諠 ”。謂避離喧囂的塵世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酬謝宣城朓臥疾》詩:“從宦非宦侶,避世作避諠?!?唐 皇甫冉 《贈(zèng)鄭山人》詩:“避喧心已慣,念遠(yuǎn)夢(mèng)頻成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寄孫正之》詩:“友中惟子長招隱,世上何人可避喧?!?明 何景明 《雨后溪園即事》詩:“開徑徒懷侶,臨流且避諠。” 清 屈大均 《廣東新語·山語·端州山水》:“有洞有泉,卻暑避喧,允為佳勝。”
黃叔美名句,金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