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合圓常無異路,心空及第睚通津
出自宋代釋子淳《送吳公?!罚?/h2>天氣暄妍三月春,青山垂訪白頭人。
威儀雍肅披儒雅,語論清冷洗渴塵。
道合圓常無異路,心空及第睚通津。
相逢相別休懷念,千里同風德乃鄰。
天氣暄妍三月春,青山垂訪白頭人。
威儀雍肅披儒雅,語論清冷洗渴塵。
道合圓常無異路,心空及第睚通津。
相逢相別休懷念,千里同風德乃鄰。
注釋參考
道合
志趣相同;氣味相投。《北史·高熲傳》:“帝勞之曰:‘公伐 陳 后,人云公反,朕已斬之。君臣道合,非青蠅所間也。’” 宋 王安石 《送章宏》詩:“道合由來不易謀,豈無 和氏 識 荊 璆?”
圓常無
道教稱日中神 青帝 ,名 圓常無 ;月中神 赤帝夫人 ,名 逸寥無 。參閱《云笈七籤》卷二三。
心空
佛教語。謂心性廣大,含容萬象,有如虛空之無際。亦指本心澄澈空寂無相。 唐 王維 《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》詩:“眼界今無染,心空安可迷。” 唐 龐蘊 《雜詩》:“十方同聚會,個個學無為。此是選佛場,心空及第歸?!?/p>
及第
及第 (jídì) 指科舉考試考中,特指考中進士,明清兩代只用于殿試前三名 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狀元及第通津
(1).四通八達之津渡。《梁書·武帝紀上》:“追奔逐北,奄有通津。” 唐 皇甫冉 《西陵寄靈一上人》詩:“ 西陵 遇風處,自古是通津。” 明 邢昉 《雨后山家始見桃花》詩:“閒宜臨淺水,暖欲傍通津。”
(2).喻顯要的職位。 晉 陶潛 《詠三良》:“彈冠乘通津,但懼時我遺?!?唐 司空圖 《榜下》詩:“三十功名志未伸,初將文字競通津。”
釋子淳名句,送吳公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