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袖牽裳浩不回,當知若人是真鐵
出自宋代鄧肅《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別僧永肩》:
號寒啼饑自聒耳,火中蓮花那著水。
超然不復顧塵寰,空色兩冥舍利子。
冠巾賈島齒平人,當時僅免退之嗔。
何如伯升云水去,萬劫不磨一點真。
公今更恐情難絕,泛作飛蓬謀未拙。
挽袖牽裳浩不回,當知若人是真鐵。
注釋參考
挽袖
(1).卷起袖子。謂拱手。 宋 蘇軾 《送周朝議守漢州》詩:“召還當有詔,挽袖謝鄰里?!?/p>
(2).婦女外褂袖口上形如袖套的裝飾品。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十八回:“一個從緑絹挽袖中掬出八字帖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六八回:“只見另有一個人,拿了許多裙門、裙花、挽袖之類,在那里議價。”
牽裳
牽裳 (qiān cháng)牽拉衣裳。三國時,魏文帝要將冀州的十萬戶百姓遷徙到河南,魏國侍中辛毗反對,拉住魏文帝的衣裳奏諫。見三國志.卷二十五.魏書.辛毗傳。後用以指直言極諫。
明.王世貞.鳴鳳記.第十四齣:「怪當朝無肯攀庭檻,又誰個敢牽裳?!?h3>不回正直,不行邪僻?!对姟ご笱拧ず德础罚骸柏M弟君子,求福不回?!?高亨 注:“回,邪僻。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。”《后漢書·侯霸傳》:“﹝ 霸 ﹞在位明察守正,奉公不回?!薄缎绿茣ほ棵纻鳌罚骸癌z 士美 ﹞自拾遺七遷至中書舍人,處事不回,為宰相 元載 所忌?!?明 何景明 《用直篇》:“行高而不回,言危而不遜。”
鄧肅名句,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別僧永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